䬃
字义 反馈

复制

ㄙㄚˋ

風部 共14画 半包围结构 U+4B03
汉语字典

風部

14画

5画

半包围结构

sa

MTJU 86 、 WTJU 98

HNYT

QISU

70211

4B03

[35325121441431]

䬃字概述

折叠展开

〔䬃〕字拼音是sà 部首是風, 总笔画是14画。

〔䬃〕字是半包围结构

〔䬃〕字仓颉码是HNYT 五笔是MTJU 86 、 WTJU 98 四角号码是70211 郑码是QISU

〔䬃〕字的UNICODE是4B03。 十进制为19203,UTF-32:00004b03,UTF-8:E4 AC 83。

〔䬃〕字的异体字是

䬃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同“”。

䬃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風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81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1412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1406頁,第26

字彙補》與颯同。

注解

〔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風部

〔䬃〕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風、立

䬃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䬃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䬃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穌合切頁碼449頁,第8

異體

颯翔風也。从風立聲。

附注按:段玉裁據《文選・風賦》李善注引和《廣韻》改「翔風」為「風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穌合切頁碼1056頁,第5行,第3

颯朔風也。從風立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穌合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709頁,第1許惟賢1178頁,第7

颯風聲也。

段注各本作翔風也。今依《文選・風賦》注正。《廣韵》同。《九歌》曰:風颯颯兮木蕭蕭。《風賦》曰:有風颯然而至。翔風非字意也。

从風。立聲。

段注穌合切。七部。

白话解释

飒,回旋的风。字形采用“風”作边旁,“立”是声旁。

颯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90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146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853頁
4說文校箋第597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533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976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331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64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83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55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573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472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086頁【補遺】第17968頁
14通訓定聲第456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182頁【崇文】第4725頁
16說文句讀第1953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第114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1237頁,第5字

䬃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me as 颯) the sound of wind, a gust; suddenly

䬃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䬃(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