捈
笔顺 反馈

复制

ㄊㄨˊ shū ㄕㄨ chá ㄔㄚˊ

扌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6348
汉语字典

扌部

10画

7画

左右结构

tu shu cha

shū chá

RWTY 86 、 RWGS 98

QOMD

DOMF

58094

6348

[1213411234] 横、竖钩、提、撇、捺、横、横、竖钩、撇、点

捈字概述

折叠展开

〔捈〕字拼音是tú,shū,chá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10画。

〔捈〕字是左右结构

〔捈〕字仓颉码是QOMD 五笔是RWTY 86 、 RWGS 98 四角号码是58094 郑码是DOMF

〔捈〕字的UNICODE是6348。 十进制为25416,UTF-32:00006348,UTF-8:E6 8D 88。

〔捈〕字的异体字是

捈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ㄊㄨˊ

基本解释

横引。

锐。

2shūㄕㄨ

基本解释

古同“”,抒发:“~心中之所欲。”

3cháㄔㄚˊ

基本解释

掷。

捈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35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433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380頁,第6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同都切,音徒。
說文》:臥引也。揚子《法言》:捈中心之所欲,通諸人之㗲㗲者,莫如言。

又,《唐韻》、《正韻》:他胡切;《集韻》:通都切,𡘋土平聲。
博雅》:引也、抒也。

又,《集韻》:余遮切,音椰──義同。

又,抽居切,音樗──舒也。與攄同。

又,直加切,音茶──擲也。

注解

〔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捈〕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ú、shū、chá,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余

〔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ú] ⑴ 横引。⑵ 锐。 [shū] ⑴ 古同“抒”,抒发:“~心中之所欲。” [chá] ⑴ 掷。

捈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捈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捈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同都切頁碼407頁,第34

捈臥引也。从手余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杜都反頁碼978頁,第6行,第2

捈臥引也。從手余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同都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437頁,第2許惟賢1060頁,第2

捈臥引也。

段注臥引謂横而引之也。《廣雅》曰:捈,舒也。

从手。余聲。

段注同都切。五部。

捈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06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032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774頁
4說文校箋第538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483頁,第21字
6說文今釋第1780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01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02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8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21頁,第18字
11標注說文第516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427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972頁【補遺】第17825頁
14通訓定聲第177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065頁【崇文】第4257頁
16說文句讀第1756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718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1128頁,第11字

捈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捈(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捈(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捈(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捈(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