摎
笔顺 反馈

复制

jiū ㄐㄧㄡ liú ㄌㄧㄡˊ liáo ㄌㄧㄠˊ jiǎo ㄐㄧㄠˇ náo ㄋㄠˊ

扌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644E
汉语字典

扌部

14画

11画

左右结构

jiu liu liao jiao nao

jiū liú liáo jiǎo náo

RNWE

QSMH

DYOP

57022

644E

[12154154134333] 横、竖钩、提、横折、点、提、横折、点、提、撇、捺、撇、撇、撇

摎字概述

折叠展开

〔摎〕字拼音是jiū,liú,liáo,jiǎo,náo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14画。

〔摎〕字是左右结构

〔摎〕字仓颉码是QSMH 五笔是RNWE 四角号码是57022 郑码是DYOP

〔摎〕字的UNICODE是644E。 十进制为25678,UTF-32:0000644e,UTF-8:E6 91 8E。

〔摎〕字的异体字是

摎的意思

折叠展开

1jiūㄐㄧㄡ

基本解释

绞洁:“故殇之绖不~垂。”

求取:“~天道其焉如。”

缚杀;绞死。

详细解释

1.绞杀。

《说文解字•手部》:“摎,缚杀也。”清•段玉裁•注:“缚杀者,以束缚杀之也。……凡以绳帛等物杀人者曰缚杀。”

2.纠结、缠绕。

唐•韩愈〈别知赋〉:“山磝磝其相轧,树蓊蓊其相摎。”

3.寻求。

《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黄灵詹而访命兮,摎天道其焉如。”

姓。如汉代有摎广德。

2liúㄌㄧㄡˊ

基本解释

捋,捋取。

详细解释

1.〈书〉绞杀;缚杀。

2.〈书〉缠绕;纠结。

树蓊蓊其相摎(唐‧韩愈〈别知赋〉)。

3.姓。

3liáoㄌㄧㄠˊ

基本解释

物相交。

4jiǎoㄐㄧㄠˇ

基本解释

〔~蓼〕搜索。

5náoㄋㄠˊ

基本解释

同“”,阻止。

jiūㄐㄧㄡ

jiūㄐㄧㄡ

摎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71頁,第17

同文書局本: 第449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396頁,第28

唐韻》:居求切;《集韻》、《韻會》:居尤切,𡘋音鳩。
說文》:縛殺也。
玉篇》:絞也。
儀禮・喪服》:殤之絰不摎垂。〔註〕不絞其帶之垂者。

又,求也。張衡〈思𤣥賦〉:摎天道其焉如。

又,《唐韻》、《集韻𡘋力求切,音留──束也、捋也。或作𢷶

又,姓。魏河內太守摎尚。

又,《集韻》:居虬切,音樛──義同。或作㧃。

又,《唐韻》:古肴切;《集韻》:居肴切,𡘋音交──亦束也、繞也。
前漢・五行志》:元帝永光二年,天雨草,而葉相摎結,大如彈丸。

又,《集韻》:力交切,音寥──物相交也。

又,離昭切,音繚──撙也。

又,古巧切,音絞──搜索也。

又,女巧切,鐃上聲──擾也。與撓同。揚子《𤣥》:死生相摎,萬物乃纏。〔註〕死生相摎擾,故萬物亦纏綿而成就也。

本从翏,省作摎。

注解

〔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摎〕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ū、liú、liáo、jiǎo、ná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翏

〔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ū] ⑴ 绞洁:“故殇之绖不~垂。”⑵ 求取:“~天道其焉如。”⑶ 缚杀;绞死。 [liú] ⑴ 捋,捋取。 [liáo] ⑴ 物相交。 [jiǎo] ⑴ 〔~蓼〕搜索。 [náo] ⑴ 同“挠”,阻止。

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摎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摎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居求切頁碼407頁,第1

摎縛殺也。从手翏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居幽反頁碼976頁,第7行,第1

摎縳殺也。從手翏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居求切、力周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430頁,第1許惟賢1056頁,第9

摎縛殺也。

段注縳殺者,以束縛殺之也。凡縣死者曰縊。亦曰雉經。凡以繩帛等物殺人者曰縛殺。亦曰摎。亦曰絞。《廣韵》曰:摎者,絞縛殺也。多絞字爲長。今之絞罪,卽古所謂摎也。引申之,凡繩帛等物二股互交皆得曰摎,曰絞。亦曰糾。《喪服》曰:絞帶。又曰:殤之絰,不摎垂。注云:不絞其帶之垂者。《周禮》、《襍記》注皆云:環絰者一股纏而不糾。《丩部》曰:糾,三合繩也。《檀弓》作繆絰。繆卽摎之叚借。故注云繆讀爲不摎垂之摎也。《喪服》及《檀弓》注摎垂字,今本譌爲樛木之樛。遂不可通矣。惟《玉篇》不誤。

从手。翏聲。

段注居求切。亦力周切。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兩邊糾結縛殺(絞殺),《說文》有䰘字,亦兩邊糾結而鬥也。

摎、絞一聲之轉。《漢書》𨑩死作「繆死」,即摎之借。實則古僅有丩字,孳乳為糾,絞、摎、䰘、繆,誼並同。

縛殺也(兩邊糾結),即絞煞也。摎、䰘義近。䰘,鬥丮不解也。

縛殺也。縛殺者,絞殺也。摎,䰘義近。䰘,鬥丮不解也。

摎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03頁,第15字
2陳昌治本第1029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772頁
4說文校箋第537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482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1775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3000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00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578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20頁,第19字
11標注說文第514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426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943頁【補遺】第17820頁
14通訓定聲第1035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1062頁【崇文】第4245頁
16說文句讀第1751頁
17章授筆記第506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70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126頁,第3字

摎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strangle; to inquire into

摎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摎(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摎(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摎(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摎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