葻
笔顺 反馈

复制

lán ㄌㄢˊ

艹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847B
汉语字典

艹部

12画

9画

上下结构

lan

lán

AMTJ 86 、 AWTJ 98

THNI

EQI

44217

847B

[122353251214] 横、竖、竖、撇、横折弯钩/横斜钩、撇、竖、横折、横、竖、横、点

葻字概述

折叠展开

〔葻〕字拼音是lán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12画。

〔葻〕字是上下结构

〔葻〕字仓颉码是THNI 五笔是AMTJ 86 、 AWTJ 98 四角号码是44217 郑码是EQI

〔葻〕字的UNICODE是847B。 十进制为33915,UTF-32:0000847b,UTF-8:E8 91 BB。

葻的意思

折叠展开

lánㄌㄢˊ

基本解释

风吹草倒伏的样子。

详细解释

读音bông 花。

葻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03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047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1015頁,第13

唐韻》:盧含切,音嵐。
說文》:草得風貌。

又,《集韻》:符風切,音馮──草名。
說文》:灌渝也。

注解

〔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葻〕字拼音是lá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風

〔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án] ⑴ 风吹草倒伏的样子。

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葻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葻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盧含切頁碼26頁,第11

葻艸得風皃。从艸、風。讀若婪。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婁叄反頁碼95頁,第3行,第2

葻艸得風皃。從艸、風,風亦聲,讀若婪。

鍇注臣鍇曰:「此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盧含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57頁,第2許惟賢68頁,第8

葻艸得風皃。从艸風。風亦聲。讀若婪。

段注盧含切。古音在七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旋嵐風。嵐山,古無此字,或葻从屮作嵐而誤傳歟?

草得風也,旋嵐風。今嵐解作山峰,古無此義,葻字从屮作嵐(古艸屮通),因形誤成嵐,似較是(依日本解?)。

草得風貌,旋嵐風。今嵐解作山峰,但古無此字,或葻从屮作嵐,形誤成嵐。似較是。

葻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9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80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77頁
4說文校箋第35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29頁,第22字
6說文今釋第106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203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0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63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0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35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29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750頁【補遺】第16241頁
14通訓定聲第400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8頁【崇文】第349頁
16說文句讀第105頁
17章授筆記第45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9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3頁,第7字

葻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