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yíng ㄧㄥˊ

艹部 共10画 上下结构 U+83B9
汉语字典

艹部

10画

7画

上下结构

ying

yíng

形声字

APGY

TBMI

EWCS

44103

3853

5108

83B9

[1224511214] 横、竖、竖、点、横撇/横钩、横、横、竖、横、点

莹字概述

折叠展开

〔莹〕字拼音是yíng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10画。

〔莹〕字是上下结构 五行属木。

〔莹〕字仓颉码是TBMI 五笔是APGY 四角号码是44103 郑码是EWCS 中文电码是3853 区位码是5108

〔莹〕字的UNICODE是83B9。 十进制为33721,UTF-32:000083b9,UTF-8:E8 8E B9。

〔莹〕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莹〕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次常用字

〔莹〕字的异体字是

莹的笔顺

折叠展开

莹的意思

折叠展开

yíngㄧㄥˊ

基本解释

光洁像玉的石头。

光洁,透明。晶~。~白。~澈。~洁。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玉,荧( yíng )省声。本义:珠光的光采。

2.同本义gem lustre

莹,玉色。一曰石之次玉者。 —— 《说文》如玉之莹。 —— 《逸论语》良珠度寸,虽有白仞之水,不能掩其莹。 —— 《韩诗外传》

莹华(光辉)

3.似玉的宝石jade-like stone

尚之以琼莹乎而。 —— 《诗·齐风·著》

形容词

光洁透明sparkling and clean

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 —— 《晋书·乐广传》色泽莹润。 ——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莹玉(光洁透明的玉);莹滑(晶莹润滑);莹静(晶莹洁白)

动词

1.使明洁。使生光泽polish

夫良玉未剖,与百石相类;名骥未弛,与驽马相杂。乃其剖而莹之,弛而试之,玉石驽骥然后始分。 —— 《周书·苏绰传》

莹拂(磨拭;使光洁);莹磨(谓磨治使光洁);莹目(使眼睛明亮)

2.明白;觉悟understand

…其论尚多未莹者。 —— 梁启超语

莹净(明白,清楚);莹听(明听,明白事理)

3.装饰 adorn。如:莹角(装饰牛的角)

莹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65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739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690頁,第20

廣韻》:永兵切;《集韻》、《正韻》:于平切;《韻會》:于營切,𡘋音榮。
廣韻》:玉色。

又,《集韻》:石似玉。
詩・衞風》:充耳琇瑩。〔傳〕琇瑩,美石也。
詩・齊風》:尚之以瓊瑩乎而。〔傳〕瓊瑩,石似玉。
韻會》:《詩詁》曰:〈淇奧〉詩充耳琇瑩。〔註〕毛云:琇瑩,美石也。
》尚之以瓊華、尚之以瓊英、尚之以瓊瑩。〔註〕毛云:瓊英,石似玉。鄭云:石似瓊、似瑩。今詳琇瑩與琇實同「文」,瓊瑩與瓊英、瓊華同「文」,則瑩非玉石矣,毛說非也。况瓊既爲玉之美,瑩又爲次玉之石,則一瑱乃似二物,鄭說非也。凡玉之生,以及其成,有榮、有英、有華、有實,猶草木也。瑩卽榮也,謂玉之始生,如草木之榮也;英謂一玉之中最美者,如草木之英華,謂玉之方成,如草木之英華;實謂玉之既成,如草木之實──皆可用之玉也。

又,明也。揚子《𤣥》:一生一死,性命瑩矣。〔註〕瑩,明也。

又,六瑩,樂名。
列子・周穆王篇》:奏〈承雲〉、〈六瑩〉、〈九韶〉、〈晨露〉以樂之。

又,人名。
前漢・功臣表》:祝兹侯呂瑩。〔註〕師古曰:瑩,音榮;又,烏暝反。

又,凋也。
楚辭・九思》:堇荼茂兮扶疎,蘅芷彫兮瑩嫇。

又,《集韻》、《韻會𡘋維傾切,音營──玉似石。

又,《唐韻》:烏定切;《集韻》、《韻會》、《正韻》:縈定切,𡘋音瀅──玉色光潔也。
逸論語》:如玉之瑩。

又,《正字通》:鏡瑩。
晉書・樂廣傳》:此人水鏡,見之瑩然。
隋書・高熲傳》:獨孤公猶鏡也,每被磨瑩,皎然益明。

又,心精明亦曰瑩。江淹〈雜體〉詩:開袠瑩所疑。韓愈〈寄孟𥳑〉詩:抱照瑩疑怪。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烏迥切,音濙。
集韻》:聽瑩,惑也。
正韻》引《莊子》是黃帝之所聽瑩,謂聞之而惑也。
〇〔按〕《莊子・齊物論》本作熒。

注解

〔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瑩〕字拼音是yí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𤇾、玉

〔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íng] ⑴ 光潔像玉的石頭。 光潔,透明

莹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莹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莹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上反切烏定切頁碼9頁,第5

瑩玉色。从玉,熒省聲。一曰石之次玉者。《逸論語》曰:「如玉之瑩。」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一反切淵徑反頁碼49頁,第7行,第1

瑩玉色。從玉,熒省聲。一曰石之次玉者。《逸論語》曰:「如玉之瑩。」

鍇注臣鍇曰:「今人言光瑩是玉色也,《詩》曰:『充耳琇瑩。』是石之次玉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上反切烏明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59頁,第1許惟賢24頁,第4

瑩玉色也。

段注謂玉光明之皃。引伸爲磨。瑩亦作鎣。

从王。熒省聲。

段注李善引《說文》烏明切。唐韻烏定切。十一部。

一曰石之次玉者。

段注此字義之別說也。《齊風》傳曰:瑩,石似玉也。《衞風》傳曰:瑩,美玉也。

《逸論語》曰:如玉之瑩。

段注此葢引證玉色之義。

白话解释

莹,美玉透明柔和的颜色。字形采用“玉”作边旁,用省略了“火”的“熒”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莹”是仅次于玉的石头。《逸论语》上说: “颜色有如玉之晶莹。”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作,由「玉」、「熒」(省體)二字構成。從玉,示其光澤。從熒,聲符,注明音讀,兼表義。熒,示屋下鐙燭之光。引申指玉光明之貌。隸書、楷書承之篆文,楷書所從玉,著一小點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

瑩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7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33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48頁
4說文校箋第13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10頁,第19字
6說文今釋第39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67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7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5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7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10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11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04頁【補遺】第16182頁
14通訓定聲第3425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36頁【崇文】第141頁
16說文句讀第39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276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44頁,第14字

莹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luster of gems; bright, lustrous
  2. jadeartiger Stein, glänzend und durchsichtig (Adj)
  3. éclat des pierres précieuses

莹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莹(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莹(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莹(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莹(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