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ㄐㄧ

飠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98E2
汉语字典

飠部

10画

2画

左右结构

ji

WYVM 86 、 WVWN 98

OIHN

OXQD

87710

98E2

[3445115435] 撇、点、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飢字概述

折叠展开

〔飢〕字拼音是jī 部首是飠, 总笔画是10画。

〔飢〕字是左右结构

〔飢〕字仓颉码是OIHN 五笔是WYVM 86 、 WVWN 98 四角号码是87710 郑码是OXQD

〔飢〕字的UNICODE是98E2。 十进制为39138,UTF-32:000098e2,UTF-8:E9 A3 A2。

〔飢〕字的异体字是

飢的笔顺

折叠展开

飢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ㄐㄧ

基本解释

餓。《書•舜典》:“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時百穀。”

通“”。災荒;五穀不熟。《墨子•七患》:“五穀不收謂之飢。”

古國名。在今山西省黎城縣東北。《史記•殷本紀》:“西伯伐飢國,滅之。”

姓。也作“”。《廣韻•脂韻》:“飢,姓。《左傳》殷人七族有飢氏。”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从食,几聲。本義為餓、吃不飽。

2.同本義hungry; famishing; starving

3.吃不飽hungry; famishing; starving

飢,餓也。從食,幾聲。 —— 《說文》可以樂飢。 —— 《詩·陳風·衡門》。箋:「飢者,不足於食也。」家有常業,雖飢不餓。 —— 《韓非子·飾邪》或受之飢。 —— 漢· 賈誼《論積貯疏》操軍兼以飢疫。 —— 《資治通鑑》

飢火(飢餓難忍,如火燒於腹中);飢殍(餓死的人。同餓莩);飢驅(爲飢餓所迫,出外奔波謀生);飢火中燒(飢餓難忍。如火燒於腹中)

4.姓。

名词

1.通「饑」。荒年,五穀無收bad havest

飢歲之春。 —— 《韓非子·五蠹》比年不登,人用飢匱。 —— 《後漢書·張奮傳》

2.古國名Ji state

西伯伐 飢國,滅之。 —— 《史記·殷本紀》

1

详细解释

”的异体字。

2ㄐㄧ

详细解释

饿。

《说文解字•食部》:“饥,饿也。”唐•孟郊〈蚊〉诗:“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

饥饿、饥渴、饥肠辘辘。

姓。如汉代有饥恬。→“”的异体字(05328)

ㄐㄧ

详细解释

1.饿(与“”相对)。

饥民、如饥似渴、画饼充饥。

2.姓。

飢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食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90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416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1411頁,第8

唐韻》、《集韻》:居夷切;《韻會》:居狋切,𡘋音肌。
玉篇》:餓也。
書・舜典》:黎民阻飢。
爾雅・釋天》:穀不熟爲飢。〔註〕五穀不成。〔又〕仍飢爲荐。〔註〕連歲不熟。
韓詩外傳》:一穀不升曰歉,二穀不升曰飢。

又,《正字通》:國名。西伯伐飢國,滅之。

又,姓。
左傳・定二年》:殷人七族,有飢氏。又,漢有大豪飢恬。
〇〔按〕《說文》飢、饑二字,飢訓餓,居夷切;饑訓穀不熟,居衣切。汪來虞〈方伯〉說:饑饉之饑从幾,飢渴之飢从几,諸韻書俱分列支、微兩韻,止《集韻》飢字訓或从幾,經傳頗通用。
長箋》云近代喜茂密者通作饑,趨𥳑便者通作飢,遂成兩謬。經傳不誤,恐傳寫之譌也。

集韻》:別作𩚮

注解

〔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食部

〔飢〕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几

〔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ī] ⑴ 餓。《書•舜典》:“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時百穀。”⑵ 通“饑”。災荒;五穀不熟。《墨子•七患》:“五穀不收謂之飢。”⑶ 古國名。在今山西省黎城縣東北。《史記•殷本紀》:“西伯伐飢國,滅之。”⑷ 姓。也作“饑”。《廣韻•脂韻》:“飢,姓。《左傳》殷人七族有飢氏。”

飢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飢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飢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居夷切頁碼165頁,第18

飢餓也。从𠊊几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居希反頁碼413頁,第3行,第2

飢餓也。從食几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居夷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886頁,第5許惟賢393頁,第8

飢餓也。

段注與饑分別。葢本古訓。諸書通用者多有。轉寫錯亂者亦有之。

𠊊。几聲。

段注居夷切。十五部。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中的秦簡,用為飢餓意,但卻不見用於楚簡文字。字從食、几聲,篆文因承秦簡字形。《說文》:「飢,餓也。」段注:「與饑分別。葢本古訓,諸書通用者多有,轉寫錯亂者亦有之。」篆文中飢、饑分為二字,《說文》:「饑,穀不熟為饑。」但隸楷字形均因承篆文不變。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飢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28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427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333頁
4說文校箋第211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204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725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27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85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63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30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210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167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408頁【補遺】第16796頁
14通訓定聲第2264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435頁【崇文】第1737頁
16說文句讀第651頁
17古字詁林第五冊,第375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522頁,第9字

飢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unger, starving; hungry; a famine
  2. hungrig

飢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飢(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飢(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飢(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飢(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飢(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飢(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飢(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飢(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飢(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飢(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