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izuòchāng

为虎作伥

拼音 wèi hǔ zuò chāng 怎么读

注音 ㄨㄟˋ ㄏㄨˇ ㄗㄨㄛˋ ㄔㄤ

繁体 爲虎作倀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助纣为虐 助桀为虐 为虎傅翼 为虎添翼

反义词 为民除害

为虎作伥的意思

折叠展开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出处孙中山《革命原起》:“有保皇党发生,为虎作伥,其反对革命,反对共和。”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为着要得虎子而身入虎穴,决不是身入虎穴去为虎作伥(郭沫若《〈闻一多全集〉序》)

正音”,读作“wèi”,不能读作“wéi”;“”,读作“chāng”,不能读作“cháng”、“chàng”。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为虎作伥”和“助纣为虐”都含有帮助坏人干坏事的意思。但“为虎作伥”偏重在充当帮凶;“助纣为虐”偏重在干坏事。

故事 传说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后死心塌地地听从老虎的指使,去引诱别人让老虎来吃。老虎出行,伥鬼在前面引路,帮助老虎逃避陷阱,如发现人,伥鬼就上去抓住那人,脱掉他的衣服让老虎来吃,老虎吃后,新的伥鬼产生,旧的伥鬼可以自由。

为虎作伥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伥,音chāng,传说中被虎吃掉后又供虎使唤的鬼。“为虎作伥”指被虎咬死的人,灵魂将化为鬼而为虎所役使。#典出唐・裴铏《传奇》。后用“为虎作伥”比喻帮恶人做坏事。

【典源】

#唐・裴铏《传奇》(据《太平广记・卷四三○・马拯》引)[1]

唐长庆中,有处士马拯性冲淡,好寻山水,不择险峭,尽能跻攀。一日居湘中,因之衡山祝融峰,诣伏虎师。……见一老僧眉毫雪色,朴野魁梧,甚喜拯来,使仆挈囊。僧曰:“假君仆使,近县市少盐酪。”拯许之。仆乃挈金下山去,僧亦不知去向。俄有一马沼山人亦独登此来,见拯,甚相慰悦,乃告拯曰:“适来道中,遇一虎食一人,不知谁氏之子?”说其服饰,乃拯仆夫也。拯大骇。沼又云:“遥见虎食人尽,乃脱皮,改服禅衣,为一老僧也。”拯甚怖惧。……及明,僧叩门曰:“郎君起来食粥。”二子方敢启关。食粥毕,二子计之曰:“此僧且在,我等何由下山?”遂诈僧云:“井中有异。”使窥之。细窥次,二子推僧堕井,其僧即时化为虎,二子以巨石镇之而毙矣。二子遂取银皿下山。近昏黑,而遇一猎人,于道旁张弓,树上为棚而居,语二子曰:“无触我机。”兼谓二子曰:“去山下犹远,诸虎方暴,何不且上棚来?”二子悸怖,遂攀缘而上。 将欲 [2],忽三五十人过,或僧、或道、或丈夫、或妇女, [3]者、戏舞者,前至 [4]所。众怒曰:「 [5]来被二贼杀我 [6],方今追捕之,又敢有人 [7]我将军。」遂 [8]而去。二子并闻其说,遂 [9]猎者。曰:「此是 [10],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 二子因征猎者之姓氏。……遂劝猎者重张其箭,猎者然之。张毕登棚,果有一虎哮吼而至,前足触机,箭乃中其三班,贯心而踣。逡巡诸伥奔走却回,伏其虎。……及明,二子分银与猎者而归耳。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唐・佚名《原化记》、唐・戴孚《广异记》。

[2]人定:入夜,即黄昏之后时段。

[3]歌吟:唱歌吟诗。

[4]弓:一种弓弩名。

[5]朝:音zhāo,早晨。

[6]禅和:出家人。

[7]张:张弓而射。

[8]发其机:触动机关。

[9]诘:音jié,询问。

[10]伥鬼:音chāng,传说中被虎吃掉后又供虎使唤的鬼。

参考

■唐・佚名《原化记》(据《太平广记・卷四三三・浔阳猎人》引)

浔阳有一猎人常取虎为业。于径施弩弓焉,每日视之,见虎迹而箭已发,未曾得虎。旧说云:“人为虎所食,即作伥鬼之事。”即于其侧树下密伺。二更后,见一小鬼青衣,髡发齐眉,蹩躠而来弓所,拨箭发而去。后食顷,有一虎来履弓而过,既知之,更携一只箭而去,复如前状。此人速下树,再架箭,而登树觇之。少顷虎至,履弓箭发,其虎贯胁而死。其伥鬼良久却回,见虎死,遂鼓舞而去也。

■唐・戴孚《广异记》(据《太平广记・卷四二八・宣州儿》引)

天宝末,宣州有小儿,其居近山。每至夜,恒见一鬼引虎逐己,如是已十数度。小儿谓父母云:“鬼引虎来则必死。世人云:『为虎所食,其鬼为伥。』我死,为伥必矣,若虎使我,则引来村中。村中宜设阱于要路以待,虎可得也。”后数日,果死于虎。久之,见梦于父云:“身已为伥,明日引虎来,宜于西偏速修一阱。”父乃与村人作阱。阱成之日,果得虎。

【典故】

唐朝时,流传著这么一个老虎吃人而且役使鬼魂的传说。在唐代裴铏《传奇》中可见此一传说:有一天,某处山上的两个人发现老虎吃完人后,竟脱掉虎皮,改穿禅衣,变成山上道场中的老和尚。这两个人非常害怕,想找个方法逃下山,就骗和尚说井里有异常的声音,待老和尚走到井边查看时,把他推落井去,老和尚马上化为老虎,两人就合力用大石头把老虎砸死,逃下山去了。将近黄昏的时候,他们遇到一个猎人,猎人在路边张开弓弩,设下暗箭,并在树上搭了一个棚子,住在上面。猎人对他们两人说:“不要触动我埋伏的机关。”又说:“这里离山下还很远,老虎又非常凶残,你们何不暂时到棚子上来避一避?”两人一听到老虎就很害怕,于是就爬了上去。两人惊魂未定,忽然看到三、五十人路过,有和尚,有道士,有男人,还有妇女,他们唱歌吟诗,玩笑起舞,吵吵闹闹地走到猎人张弓的地方。他们看到猎人架设的弓箭时,非常生气地说:“早上有两个家伙杀害了我们的老禅师,我们都还没找他们算帐呢,现在竟然还敢想要谋害我们将军!”就触发机关,把箭发出去,然后继续往前走。两个人听到这些话后,就问猎人是怎么回事。猎人说:“这些都是被老虎吃掉后又被控制的鬼,走在老虎前面吆喝开道的。”两人就要猎人重新张弓搭箭,后来老虎果然来了,前爪触到机关,一箭射中老虎,老虎就倒下死了。那些伥鬼也终于不必再受老虎控制,大家纷纷感谢猎人后就散去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为虎作伥”,用来比喻帮恶人做坏事。

【书证】

  • 01.清・筱波山人《爱国魂》第五出:“尔等父子兄弟,受国厚恩,不能以死报国,乃反合族为逆,为虎作伥,无复生人之气。”

【用法】

语义比喻帮恶人做坏事。贬义。

类别用在“助人为虐”的表述上。

例句

我真不知道他是这么坏的人,竟然为虎作伥当了帮凶。

可恶的是那些为虎作伥的爪牙,镇日狐假虎威的欺压善良百姓。

他已是个恶霸,再加上为虎作伥的一群保镖,难怪他气焰嚣张。

我们多么希望天降神迹,惩罚贪婪的知府和他那帮为虎作伥的爪牙。

在每个混乱的时代,都有为民牺牲的烈士,也都有为虎作伥的败类。

为虎作伥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ssist the evildoer
  2. помогать злодею творить зло
  3. aider un malfaiteur(se faire son complice)

为虎作伥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wéi,wèi), 丶部,共4画

㈠ 为 [ wéi ]

①. 做,行,做事。 如: 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②. 当做,认做。 如: 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③. 变成。 如: 成为。

④. 是。 如: 十两为一斤。

⑤. 治理,处理。 如: 为政。

⑥. 被。 如: 为天下笑。

⑦. 表示强调。 如: 大为恼火。

⑧.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 如: 敌未灭,何以家为?

⑨. 姓。

㈡ 为 [ wèi ]

①. 替,给。 如: 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②. 表目的。 如: 为了。为何。

③. 对,向。 如: 不足为外人道。

④. 帮助,卫护。

读音(hǔ), 虍部,共8画

①.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 如: 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②. 勇猛、威武。 如: 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③. 古同“唬”,威吓。

④. 古同“琥”,琥珀。

读音(zuò), 人部,共7画

①. 起,兴起,现在起。 如: 振作。枪声大作。

②. 从事,做工。 如: 工作。作息。作业。

③. 举行,进行。 如: 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

④.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 如: 作恶(è)。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⑤. 当成,充当。 如: 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⑥. 创造。 如: 创作。写作。作曲。作者。

⑦. 文艺方面的成品。 如: 作品。不朽之作。

⑧. 同“做”。

⑨.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 如: 作坊。

⑩. 从事某种活动。 如: 作揖。作弄。作死。

读音(chāng), 人部,共6画

①. 〔~~〕迷茫不知所措的样子。

②. 古代传说中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助虎伤人。 如: 伥鬼。为虎作伥(喻帮恶人作恶)。

为虎作伥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