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ánhòubēi

前倨后卑

拼音 qián jù hòu bēi 怎么读

注音 ㄑㄧㄢˊ ㄐㄩˋ ㄏㄡˋ ㄅㄟ

繁体 前倨後卑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前倨后恭

前倨后卑的意思

折叠展开

倨:傲慢。
卑:谦卑,恭顺。
先傲慢后恭顺。亦作“前倨后恭”、“后恭前倨”。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指人的前后态度。

故事 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求父亲给他新皮袍和百两黄金,前去秦国游说他的政治主张,没有成功只好灰溜溜地回家,嫂子连饭都不给他吃。他并没灰心,闭门读书,甚至用锥刺股来提醒自己,后来他成为六国的丞相,回家时嫂子跪地不敢抬头。

前倨后卑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前倨后恭”。见“前倨后恭”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前倨后恭”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前倨后恭”原作“前倨后卑”。苏秦是战国时的纵横家,在他刚学成时,到秦国想向秦王求官。他连续上书十次,但都不被采纳,只有丧气的回家。回家后,家人都看不起他。于是他闭门苦读,想争一口气。他找出《太公阴符》一书,反复熟读,不断揣摩,每逢困乏想睡之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终于理解书中道理。后来苏秦又去各国游说,他主张合纵政策,说服了齐、燕、赵、楚、韩、魏六个国家结为同盟,共同对付秦国,苏秦因此担任六国宰相,佩带六国相印,也让秦国因此不敢东侵。有一次苏秦因公经过故乡洛阳,苏秦的父母在三十里外的路口迎接他,妻子更不敢正眼看他,嫂嫂也伏地叩拜。苏秦看了,说:“嫂嫂,你为何从前的态度那么傲慢,现在却又那么谦卑呢?”嫂嫂答道:“你现在做了大官,既尊贵,又有钱啊!”苏秦叹了口气说:“哎!贫穷时父母都不把你当儿子看待,富贵时亲友都畏惧你,难怪人们要看重权势利禄了!”《战国策》原文对苏秦嫂嫂的描述是“何前倨而后卑”,《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作“何前倨而后恭”,后来就从这里演变出“前倨后恭”的成语,用来比喻待人势利,态度转变迅速。

【书证】

  • 01.《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源)

前倨后卑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e first haughty and then excessively polite

前倨后卑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ián), 刀部,共9画

①.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 如: 前面。前边。前方。面前。前进。前程。

②.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 如: 以前。前人。前此。前科。前嫌。前言。前车之鉴。

③. 顺序在先的。 如: 前五名。

④. 向前行进。 如: 勇往直前。

读音(jù), 人部,共10画

①. 傲慢。 如: 前倨后恭(先傲慢而后恭敬)。倨傲。倨固。倨慢。

②. 微曲(qū)。 如: 倨句(钝角形的称“倨”;锐角形的称“句”)。

③. 古同“踞”,伸开脚坐着。

读音(hòu), 口部,共6画

①. 君主;帝王。 如: 商之先后(先王)。

②. 帝王的正妻。 如: 皇后。太后。

③.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

④.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 如: 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

⑤.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 如: 日后。后福。后期。

⑥. 指次序,与“前”相对。 如: 后排。后十名。

⑦. 子孙。 如: 后辈。后嗣。后裔。后昆。无后(没有子孙)。

⑧. 姓。

读音(bēi), 十部,共8画

①. 低下,低劣。 如: 卑鄙。卑下。卑劣。卑微。卑怯。卑恭。地势卑湿。卑以自牧(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②. 古同“俾”,使。

前倨后卑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