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ǎnqiúzhū

反求诸己

拼音 fǎn qiú zhū jǐ 怎么读

注音 ㄈㄢˇ ㄑㄧㄡˊ ㄓㄨ ㄐㄧˇ

繁体 反求諸己

感情 褒义

近义词 闭门思过 严于律己 反躬自省 反躬自问

反义词 苛求于人

反求诸己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用法动宾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二程全书 伊川易品三》)

正音”,读作“zhū”,不能读作“zhě”。

辨形”,不能写作“”。

反求诸己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反过来自我省察。指从自己本身找出原因,自我反省。#语本《论语・卫灵公》。

【典源】

#《论语・卫灵公》[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注解

[1]典故或见于《礼记・射义》、《孟子・离娄上》、《孟子・公孙丑上》。

参考

■《礼记・射义》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孟子・公孙丑上》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荅,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扑鬘配命,自求多福。』”

【典故】

《论语・卫灵公》里有一段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说君子为人处事,事事都要求自己能够做到完美的地步,符合善良的德行,而那些没有人格修养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不论什么事,总是严厉地要求别人,却从不要求自己。这里主要在说明君子和小人的差别所在,后来从这里的语意衍生出“反求诸己”这个成语,是指从自己本身寻找原因,追究责任,做好自我反省及检讨改进的功夫。在《礼记・射义》中有提到关于射箭的礼仪:射箭的时候,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姿势,一切姿势预备好之后才发射。如果没有打中目标,也不可以埋怨技术胜于自己的人,应该反过来检讨自己,再加强改进。《孟子・离娄上》则是提到:“我喜爱人们,但人们却不亲近我,就表示自己还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要自我反省,尽己所能,再好好修养自己的德行。”这二处所说的虽然是不同的事件,但却都表达了同一个意念,在为人处事上,要时时“反求诸己”,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别人,或是将责任归咎于他人。

【书证】

  • 01.《礼记・射义》:“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 02.《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 03.《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三》:“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 04.《朱子语类・卷一八・大学・或问下・传五章》:“问:『观物察己,还因见物反求诸己。』此说亦是。”
  • 05.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
  • 06.清・顾炎武〈与戴枫仲书〉:“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用法】

语义从自己本身找出原因,自我反省。

类别用在“自我检讨”的表述上。

例句

李经理成功的秘诀,就是时时反求诸己,不断检讨自己的失误。

老王时时不忘反求诸己,自我检讨,难怪做人处事绝少有所缺失。

如果工作上出了问题,则应该反求诸己,而非只是一味地责怪别人。

既然你想要连任理事,就应该反求诸己,认真做事,而不是发黑函中伤他人。

这次造成死伤无数的大地震虽然是天灾,但政府也该反求诸己,务期加强日后防灾体系的健全,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反求诸己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eflect and try to find fault in oneself

反求诸己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ǎn), 又部,共4画

①. 翻转,颠倒。 如: 反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反复。反侧。

②.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 如: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反诉。反馈。适得其反。物极必反。

③. 抵制,背叛,抗拒。 如: 反霸。

④.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 如: 反常。

⑤. 回击,回过头来。 如: 反驳。反攻。反诘。反思。反躬自问。

⑥. 类推。 如: 举一反三。

读音(qiú), 水部,共7画

①. 设法得到。 如: 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求实(讲求实际)。求同存异。求全责备。求贤若渴。实事求是。

②. 恳请,乞助。 如: 求人。求告。求乞。求医。求教。求助。

③. 需要。 如: 需求。供过于求。

读音(zhū), 讠部,共10画

①. 众,许多。 如: 诸位。诸君。诸侯。

②.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如: 投诸渤海之尾。

③. 犹“之”。 如: “能事诸乎?”。

④. 犹“于”。 如: “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

⑤. 语助,无实在意义。 如: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⑥. 姓。

读音(jǐ), 己部,共3画

①. 对别人称本身。 如: 自己。知己。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反求诸己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