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ǎnbǎo

子罕辞宝

拼音 zǐ hǎn cí bǎo 怎么读

注音 ㄗˇ ㄏㄢˇ ㄘˊ ㄅㄠˇ

繁体 子罕辭寶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不贪为宝

子罕辞宝的意思

折叠展开

比喻拒绝接受别人的珍贵物品。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15年》:“宋人得玉,献诸司城子罕,子罕弗收。献玉者曰:……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在开凿石料时发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是宝石,就抬到都城献给大臣子罕,子罕说如果给我,我们都失去了宝,我以不贪为宝。于是命人打磨宝玉到市场上卖掉,把钱交给宋人,派人护送他回家。

子罕辞宝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ǐ), 子部,共3画

①.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如: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②. 植物的果实、种子。 如: 菜子。瓜子儿。子实。

③. 动物的卵。 如: 鱼子。蚕子。

④. 幼小的,小的。 如: 子鸡。子畜。子城。

⑤.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如: 子弹(dàn )。棋子儿。

⑥. 与“母”相对。 如: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⑦. 对人的称呼。 如: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⑧.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如: 孔子。先秦诸子。

⑨.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如: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⑩. 用于计时。 如: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⑪.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如: 子爵。

⑫.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如: 旗子。乱子。胖子。

⑬.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如: 敲了两下子门。

⑭. 姓。

读音(hǎn), 网部,共7画

①. 稀少。 如: 稀罕。罕见。罕俦(很少与之相比的)。罕世之宝。人迹罕至。

②. 古代称捕鸟用的长柄小网。

③. 姓。

读音(cí), 辛部,共13画

①. 告别。 如: 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②. 不接受,请求离去。 如: 辞职。辞呈。

③. 躲避,推托。 如: 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④. 解雇。 如: 辞退。

⑤. 同“词”。

⑥. 优美的语言。 如: 辞藻。修辞。

⑦. 讲话;告诉。 如: “请辞于军”。

⑧. 文体的一种。 如: 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读音(bǎo), 宀部,共8画

①. 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 如: 宝贝。宝剑。宝物。宝藏(zàng )。国宝。财宝。珍宝。传(chuán)家宝。如获至宝。宝贵。

②.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 如: 宝座。登大宝(皇帝登基)。

③. 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地。~刹(称呼庙字)。~号(称呼别人的店铺)。

④. 指金属货币。 如: 元宝。

⑤. 赌具的一种。 如: 开宝。押宝。

子罕辞宝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