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ándànchéngshū

悬石程书

拼音 xuán dàn chéng shū 怎么读

注音 ㄒㄩㄢˊ ㄉㄢˋ ㄔㄥˊ ㄕㄨ

繁体 懸石程書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衡石量书

悬石程书的意思

折叠展开

形容勤于政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勤于政事。

例子清·钱谦益《向言上》:“是故悬石程书,损撤膳服,忧劳日昃,而天下滋乱。”

故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日益骄横,对儒生横加指责,认为任何人都不如他,丞相和大臣都唯唯诺诺,一切听命于他。卢生、侯生对此不满,经常批评他贪权:“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悬石程书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xuán), 心部,共11画

①. 挂,吊在空中。 如: 悬垂。悬吊。悬梯。悬河。悬心。悬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悬梁刺股。

②.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 如: 悬断。悬案。悬而未决。

③. 距离远。 如: 悬隔。悬殊。

④. 危险。 如: 悬崖。悬乎(“乎”读轻声)。

⑤. 公开提示。 如: 悬赏。

读音(shí,dàn), 石部,共5画

㈠ 石 [ shí ]

①.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如: 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②. 指石刻。 如: 金石。

③.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 如: 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④.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⑤. 姓。

㈡ 石 [ dàn ]

①.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读音(chéng), 禾部,共12画

①. 规矩,法式。 如: 程式。程序。章程。规程。

②. 进展,限度。 如: 程度。进程。日程。过程。

③. 道路的段落。 如: 路程。行(xíng )程。里程。启程。前程。

④. 衡量,考核。 如: 计日程功。

⑤. 姓。

读音(shū), 乙部,共4画

①. 成本的著作。 如: 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②. 信。 如: 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③. 文件。 如: 证书。说明书。

④. 写字或写的字。 如: 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⑤. 写文章。 如: 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⑥. 字体。 如: 草书。隶书。楷书。

⑦.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⑧.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 如: 说书。听书。

悬石程书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