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ǒxiàngcuī

所向摧靡

拼音 suǒ xiàng cuī mǐ 怎么读

注音 ㄙㄨㄛˇ ㄒㄧㄤˋ ㄘㄨㄟ ㄇㄧˇ

近义词 所向披靡

所向摧靡的意思

折叠展开

摧靡:披靡。
参见[所向披靡]。

所向摧靡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所向披靡”。见“所向披靡”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所向披靡”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披靡”原是形容草木随风散乱倾倒的样子,用于人,则可比喻溃败逃散,见于《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据载,秦朝末年,群雄纷纷起义,推翻秦朝政权,其中以项羽、刘邦所拥立的楚怀王势力最大。项羽为楚国大将项燕之孙,跟随叔父项梁起义,拥立楚怀王之孙为王,仍号楚怀王。怀王派遣项羽、刘邦分道伐秦。项羽在巨鹿一战中歼灭秦军二十万,建立极大的功劳。刘邦则用张良的计策,对秦官员人民采怀柔政策,最先顺利进入关中,秦朝至此灭亡。项羽得知刘邦已破咸阳,立即率兵入关,与刘军对峙。在鸿门宴上,项羽欲杀刘邦未遂,后来项羽率兵屠咸阳城,杀秦降王子婴,烧阿房宫,尊楚怀王为义帝,后又遣人杀之,自立为西楚霸王,种种举措,大失民心,于是田荣、陈余、彭越相继起兵反对项羽。刘邦亦趁此时以为义帝发丧之名,挥师讨伐,开始了楚汉战争。战争初期,项羽占了优势,后来刘邦巩固关中,并极力笼络诸侯,才逐渐转败为胜。项羽曾与刘邦约定,以鸿沟为界,以东为楚地,以西为汉地。项羽于是引兵东归。但刘邦却与韩信、彭越出兵攻击项羽,项羽被围困于垓下,四面楚歌。项羽倾力突围而出,至乌江边,见大势已去,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项羽被围于垓下时,率骑兵八百余人,突围而出。虽然汉军人多势众,但项羽武艺高强,又擅于调兵遣将,尽管兵力不多,但“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也就是说项羽所到之处,汉军皆被杀得溃不成军,后方的追兵也害怕得纷纷逃散。后来“所向披靡”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力量所到之处,敌人纷纷溃败逃散。

【书证】

  • 01.《宋书・卷四七・孟怀玉列传》:“于时逆徒实繁,控弦掩泽,龙符匹马电跃,所向摧靡,奋戈深入,知死弗吝。”
  • 02.《新唐书・卷一○六・杨弘礼列传》:“领步骑二十四军跳出贼背,所向摧靡。”

所向摧靡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uǒ), 戶部,共8画

①. 处,地方。 如: 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②.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 如: 研究所。派出所。

③. 量词,指房屋。 如: 一所四合院。

④.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 如: 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⑤.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 如: 为人所敬。

⑥. 姓。

读音(xiàng), 口部,共6画

①. 对着,朝着,与“背”相对。 如: 向背(bèi )。向北。

②. 目标,意志所趋。 如: 志向。方向。

③. 偏袒,袒护。 如: 偏向。

④. 近,临。 如: 向晚。秋天漠漠向昏黑。

⑤. 从前。 如: 向日。向者。

⑥. 从开始到现在。 如: 向例。一向。

⑦. 姓。

读音(cuī), 手部,共14画

①. 破坏,折断。 如: 摧残。摧折。摧颓。摧眉折腰。

②. 挫败,挫折。 如: 摧败。摧挫。摧陷。

③. 伤痛。 如: 摧怆。摧心。

读音(mí), 非部,共19画

①. 浪费,奢侈。 如: 靡荡。靡费。侈靡。

②. 分散。 如: 靡散(消灭)。

③. 古同“糜”,糜烂。

所向摧靡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