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ruòzhǐzhǎng

明若指掌

拼音 míng ruò zhǐ zhǎng 怎么读

注音 ㄇㄧㄥˊ ㄖㄨㄛˋ ㄓˇ ㄓㄤˇ

近义词 了如指掌

明若指掌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了如指掌”。见“了如指掌”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了如指掌”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鲁国是周朝大功臣周公旦的封邑。周公曾辅佐武王讨伐商纣,又协助成王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使天下大治。后来周天子为感念周公的功劳,于是特准鲁国于周公之庙举行原只有帝王才可主持的禘()祭。但是,因为一般人都不曾见过这样的重大祭典,所以完全不了解禘祭的进行方式,于是向孔子请教,但孔子不愿回答,便说:“不知也。”这是因为当时鲁国宗庙灵位配祀等名分颠倒,不合周礼,违逆了孔子对礼教的坚持,所以孔子故意避而不谈这方面的问题。然后他又指著自己的手掌说:“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这句话则是说:若真有人能说出禘礼的确实情况,那他就是个知礼的人,如此,则对于治理天下的方法,就像对自己手掌般清楚而且易于掌握。后来“暸如指掌”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对事情的状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书证】

  • 01.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又有御史监临,旬旬相承,月月相继,明若指掌,端如贯珠。”

明若指掌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míng), 日部,共8画

①. 亮,与“暗”相对。 如: 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②. 清楚。 如: 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③. 懂得,了解。 如: 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④. 公开,不隐蔽。 如: 明说。明讲。明处。

⑤. 能够看清事物。 如: 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⑥. 睿智。 如: 英明。贤明。明君。

⑦. 视觉,眼力。 如: 失明。

⑧.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 如: 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⑨. 次(专指日或年)。 如: 明日。明年。

⑩. 中国朝代名。 如: 明代。

⑪. 姓。

读音(ruò,rě), 艸部,共8画

㈠ 若 [ ruò ]

①. 如果,假如。 如: 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②. 如,像。 如: 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③. 你,汝。 如: 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④. 约计。 如: 若干(gān )。若许。

⑤. 此,如此。 如: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⑥. 顺从。 如: “曾孙是若。”

⑦.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 如: “望洋向若而叹。”

⑧.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⑨.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如: “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⑩.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 如: “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⑪.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 如: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㈡ 若 [ rě ]

①. 〔般若〕见“般3”。

读音(zhǐ), 手部,共9画

①.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 如: 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②.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 如: 下了三指雨。

③.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 如: 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④. 点明,告知。 如: 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⑤. 直立,竖起。 如: 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

⑥. 意向针对。 如: 指标。指定。

⑦. 古同“旨”,意义,目的。

读音(zhǎng), 手部,共12画

①. 手心,脚心。 如: 掌心。手掌。脚掌。鼓掌。易如反掌。

②. 用巴掌打。 如: 掌嘴。

③. 把握,主持,主管。 如: 掌管。掌权。掌勺。掌柜。

④. 鞋底或牲口蹄子底下的东西。 如: 鞋掌。马掌儿。

⑤. 〔~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⑥. 姓。

明若指掌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