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zhī

甘之如饴

拼音 gān zhī rú yí 怎么读

注音 ㄍㄢ ㄓ ㄖㄨˊ ㄧˊ

繁体 甘之如飴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心甘情愿 安之若素 甘心情愿 何乐不为

反义词 苦不堪言 勉为其难 欲罢不能

甘之如饴的意思

折叠展开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出处宋・真德秀《送周天骥序》:“非正义之富贵,远之如垢污;不幸而贱贫,甘之如饴蜜。”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例子背书背不出,“老师”往往大发娇嗔,自然骂得人下不了台,而张曜甘之如饴(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辨形”,不能写作“”。

故事 宋朝末年,文天祥率军抗元,不幸被捕,关入元军的土牢,汉奸张弘范劝他投降,他坚决拒绝。他在又矮又窄的地牢里呆了三年,始终不投降,最后被元朝皇帝忽必烈下令杀害,他在狱中写下《正气歌》:“鼎钁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甘之如饴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指苦难来临,甘心承受。语本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典源】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越王念复吴雠,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中夜潜泣,泣而复啸。越王曰:“吴王好服之离体,吾欲采葛,使女工织细布,献之以求吴王之心,于子何如?”群臣曰:“善。”乃使国中男女入山采葛,以作黄丝之布。欲献之,未及遣使,吴王闻越王尽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虽有五台之游,未尝一日登玩。吾欲因而赐之以书,增之以封:东至于勾、甬,西至于檇李,南至于姑末,北至于平原,纵横八百余里。越王乃使大夫种赍葛布十万,甘蜜九𣗋,文笥七枚,狐皮五双,晋竹十廋,以复封礼。吴王得之,曰:“以越僻狄之国无珍,今举其贡货,而以复礼,此越小心念功,不忘吴之效也。夫越本兴国千里,吾虽封之,未尽其国。”子胥闻之,退卧于舍,谓侍者曰:“吾君失其石室之囚,纵于南林之中。今但因虎豹之野,而与荒外之草。于吾之心,其无损也。”吴王得葛布之献,乃复增越之封,赐羽毛之饰、机杖、诸侯之服。越国大悦。采葛之妇伤越王用心之苦,乃作〈苦之诗〉,曰:“葛不连蔓棻台台,我君心苦命更之。[1]不苦甘如[2],令我[3]以作丝。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号𫄨素兮将献之。越王悦兮忘罪除,吴王欢兮飞尺书。增封益地赐羽奇,机杖茵褥诸侯仪。群臣拜舞天颜舒,我王何忧能不移!”

注解

[1]尝胆:舔胆囊尝胆汁,比喻吃苦自惕。

[2]饴:音,麦芽糖。

[3]采葛:采集葛以制布。采,通“”。葛,植物名。豆科葛属,多年生蔓草。茎细长,复叶阔大,花紫赤色,结实成荚。根可入药,亦可取出淀粉,供食用及制糊用。纤维可织布及作造纸原料。

【典故】

“甘之如饴”典源作“甘如饴”,后以成语多为四字,乃成“甘之如饴”。“”,麦芽糖,引申为甜的糖食。“如饴”,像麦芽糖一样甜。《诗经・大雅・绵》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一句,意思是说:周原的土壤肥沃,即使是像堇荼之类的苦菜,也会变得甘美不已。“甘如饴”是说苦的东西,吃起来像糖一样甜。用来形容人为了某种崇高的目标,心甘情愿承受痛苦或牺牲。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记载了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一直忍辱负重,希望有天能够雪耻复国。他为了随时提醒自己亡国之恨,于是卧薪尝胆,过著刻苦的生活。他又积极地讨好夫差,降低夫差对越国的戒心,获取其信任。例如勾践得知夫差喜欢葛制的轻薄衣服,就命令人民入山采葛,织成布料,好献给夫差。勾践的作法果然获得夫差的信任与赏识,赐给他许多奖赏。采葛的妇人知道勾践为了复国雪耻,用心良苦,所以作了〈苦之诗〉来称颂自己的君王,其中有句“尝胆不苦甘如饴”,便是描述勾践尝胆之事是极苦之物,但勾践刻苦自励,却把它当成像糖那样甜美。后来“甘之如饴”就用以形容乐意承担艰苦的事情,或处于困境却能甘心安受。“甘之如饴”较早的书证是出自于宋・真德秀〈送周天骥序〉:“非义之富贵,远之如垢污;不幸而贱贫,甘之如饴蜜。”

【书证】

  • 01.宋・真德秀〈送周天骥序〉:“非义之富贵,远之如垢污;不幸而贱贫,甘之如饴蜜。”
  • 02.元・李存〈答吴亦兰书〉:“区区春前二日,忽感眩胃之证,床榻屋宇皆若旋转。调治月余,方得少安,因过旧庐,路滑僵仆,遂于左手脱骨伤筋,殆非偶然,惟有甘之如饴耳!”
  • 03.明・方良永〈与学士豊五溪公〉书:“天佑执事,得全不赀之躯。执事亦以谪戍为幸,甘之如饴,岂非人臣之大节乎!”
  • 04.明・陆粲〈祭外舅盛公文〉:“崎岖滇蜀,率苦流离,众所蹙頞,甘之如饴。”
  • 05.清・汪琬〈睢州节烈祠碑〉:“顾视屠毒,甘之如饴。”
  • 06.清・朱彝尊〈提督浙江学政翰林院检讨颜君清德碑〉:“克循祖父忠孝之门风,入禀太夫人之训。焚膏点笔靡间,晨暮席门瓮牖。韦带紃履之士,悉甄综无遗才,饭粝茹藿,甘之如饴,士皆鼓舞自奋,而君斯瘁矣。”

【用法】

语义指苦难来临,甘心承受。

类别用在“安于困厄、积极承担”的表述上。

例句

多年来箪食瓢饮的生活,别人不堪其苦,他却是甘之如饴

尽管从小家境清寒,为了求学,三餐不继,这种生活,他却甘之如饴

他承受了一般人所无法承担的压力,却甘之如饴,只为了求取事业成功。

军旅生活虽然困苦,处境危难,但大家都甘之如饴,领略了另一种不同的人生。

对于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别人都避之不及,而他却甘之如饴,争著抢先去做。

辛苦又劳累的教师生涯,许多老师们都甘之如饴,因为他们看到的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这里地处偏远,工作既艰苦,待遇又非常微薄,但这些人却能甘之如饴,因为他们是抱著回馈乡里的心意来做事的。

甘之如饴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e quite content even in adversity

甘之如饴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gān), 甘部,共5画

①. 甜,味道好。 如: 甘甜。甘苦。甘冽。甘落。甘之如饴。同甘共苦。甘旨(美味的食物)。

②. 美好。 如: 甘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甘霖。

③. 自愿,乐意。 如: 甘愿。甘拜下风。

④. 姓。

读音(zhī), 丿部,共3画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读音(rú), 女部,共6画

①. 依照顺从。 如: 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②.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 如: 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③. 比得上,及。 如: 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④. 到,往。 如: 如厕。

⑤. 假若,假设。 如: 如果。如若。假如。

⑥. 奈,怎么。 如: 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⑦. 与,和。 如: “公如大夫入”。

⑧. 或者。 如: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⑨.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 如: 突如其来。

⑩. 表示举例。 如: 例如。

⑪. 应当。 如: “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⑫.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⑬. 姓。

读音(yí), 饣部,共8画

㈠ 饴 [ yí ]

①. 用麦芽制成的糖浆,糖稀。 如: 饴糖。甘之如饴。

②. 某种糖果。 如: 高粱饴。

③. 古同“贻”,赠送。

㈡ 饴 [ sì ]

①. 同“饲”,粮也。

甘之如饴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