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guī

视死如归

拼音 shì sǐ rú guī 怎么读

注音 ㄕˋ ㄙˇ ㄖㄨˊ ㄍㄨㄟ

繁体 視死如歸

感情 褒义

近义词 舍生忘死 杀身成仁 万死不辞 舍生忘死舍生取义

反义词 降志辱身 贪生怕死

视死如归的意思

折叠展开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我们已经是视死如归,我们大踏步地走着我们的大路。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诗

正音”,读作“sǐ”,不能读作“shǐ”。

辨析见“杀身成仁”。

歇后语 1. 董存瑞炸碉堡 —— 视死如归
2. 临刑唱大曲 —— 视死如归

谜语 临刑唱大曲 (谜底:视死如归)

故事 1904年秋瑾不顾丈夫的阻挠,变卖首饰东渡日本,结识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她加盟孙中山的同盟会。1906年她带领由留日学生组成的敢死队回国,任大通学堂督办。后因徐锡麟起义失败而被捕,临刑前说“革命党人不怕死,欲杀便杀”

视死如归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把牺牲生命看成是回到自己的家一般,形容为了理想而不怕牺性生命,无所畏惧。语出《管子・小匡》。△“视死如饴

【典源】

《管子・小匡》

相三月,请论百官。公曰:“诺。”管仲曰:“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辨辞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立为大行。垦草入邑,辟土聚粟,[1]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平原[2],车不[3],士不[4][5]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6],请立为大司马。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臣不如宾胥无,请立为大司理。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之官。此五子者,夷吾一不如,然而以易夷吾,夷吾不为也。君若欲治国彊兵,则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夷吾在此。”桓公曰:“善。”

注解

[1]尽地之利:据新编诸子集成本《管子》原作“多众尽地之利”,义难解。或疑“多众”为衍文,今据删。

[2]广牧:广大的牧地。

[3]结辙:车子的轨迹交错。车不结辙,喻善于指挥战车,使战车不乱。

[4]旋踵:转身,指畏缩退后。士不旋踵,指战士不退缩。

[5]鼓:激励、使振作。

[6]王子城父:春秋时齐国人,生卒年不详,惠公时大夫,善于领兵。

【典故】

春秋时,周室衰微,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对内提升国力,对外率诸侯尊崇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蛮族入侵,成为春秋时期五位霸主实力最为强大的一位。管仲做齐国宰相三个月时,曾针对官员的才能优劣向桓公提出意见,他认为:隰朋善于言辞进退,可以立为大行;宁戚善于开垦种植,开发地利,可以立为大司田;王子城父善于领兵,能够激励士气,让士兵们不畏死亡,冲锋陷阵,可以立为大司马;宾胥无决断狱讼十分公正,不会滥杀无辜,可以立为大司理;东郭牙能够犯颜直谏,不怕得罪君王,可以立为大谏之官。论到管仲自己时,他认为上述五人,每个人个别的才能都比自己强,但若桓公想要称霸诸侯,只有自己可以辅助桓公做到。桓公听了管仲的话后,十分赞同,便按管仲的意思,授予五人官职,让他们听命于管仲,为齐国效力。其中描述王子城父时,原文就用了“视死如归”,后来“视死如归”被摘出成为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为了理想而不怕牺性生命,无所畏惧。

【书证】

  • 01.《管子・小匡》:“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为大司马。”(源)
  • 02.《吕氏春秋・审分览・勿躬 》:“平原广城,车不结轨,士不旋踵,鼓之,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 03.汉・李陵〈答苏武书〉:“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 04.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05.三国魏・邯郸淳〈孝女曹娥碑〉:“赴江永号,视死如归。”
  • 06.晋・潘岳〈马汧督诔〉:“汉明帝时,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雠,视死如归。”
  • 07.《隋书・卷七一・诚节列传》:“史臣曰:『……皇甫诞、游元、冯慈明临危不顾,视死如归,可谓勇于蹈义矣。』”
  • 08.《镜花缘》第五○回:“阿妹真是视死如归,此时性命只在顷刻,你还斗趣!”

【用法】

语义形容为了理想而不怕牺性生命,无所畏惧。

类别用在“勇敢无畏”的表述上。

例句

他们个个是视死如归的好汉,担此任务必无问题。

他此番潜入敌营,早已抱著视死如归,慷慨赴义的决心。

为了正义,他们视死如归,面对眼前的威胁,他们面不改色。

他宁折不屈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气概,震慑了所有在场的人。

文天祥的〈正气歌〉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长存在后代世人的心里。

视死如归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face death calmly
  2. 死を視(み)ること帰(き)するが如(ごと)し
  3. спокойно смотреть смерти в глаза
  4. ne pas craindre la mort

视死如归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ì), 示部,共8画

①. 看。 如: 视觉。视力。视野。鄙视。注视。近视。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②. 亲临某事。 如: 视事。视察。

③. 看待。 如: 藐视。重视。等闲视之。

④. 看望。 如: 探视。省(xǐng )视。

⑤. 比照。 如: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

⑥. 古同“示”,表明。

读音(sǐ), 歹部,共6画

①.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 如: 死亡。死讯。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离死别。死有余辜。

②. 不顾生命。 如: 死志(牺牲生命的决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战。

③. 固执,坚持到底。 如: 死心塌地。死卖力气。

④. 无知觉。 如: 睡得死。

⑤. 不活动,不灵活。 如: 死结。死理。死板。

⑥. 不通达。 如: 死胡同。死路一条。

⑦. 过时,失去作用。 如: 死文字。

⑧. 极,甚。 如: 乐死人。

读音(rú), 女部,共6画

①. 依照顺从。 如: 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②.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 如: 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③. 比得上,及。 如: 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④. 到,往。 如: 如厕。

⑤. 假若,假设。 如: 如果。如若。假如。

⑥. 奈,怎么。 如: 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⑦. 与,和。 如: “公如大夫入”。

⑧. 或者。 如: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⑨.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 如: 突如其来。

⑩. 表示举例。 如: 例如。

⑪. 应当。 如: “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⑫.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⑬. 姓。

读音(guī), 彐部,共5画

①. 返回,回到本处。 如: 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xǐng )(回家探亲)。归真反璞。

②. 还给。 如: 归还。物归原主。

③. 趋向,去往。 如: 归附。众望所归。

④.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 如: 归并。归功。归咎。

⑤. 由,属于。 如: 这事归我办。归属。

⑥. 结局。 如: 归宿(sù)。

⑦.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 如: 九归。

⑧. 古代称女子出嫁。 如: “之子于归,宣其室家”。

⑨. 自首。

视死如归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