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ì

觳觫伏罪

拼音 hú sù fú zuì 怎么读

注音 ㄏㄨˊ ㄙㄨˋ ㄈㄨˊ ㄗㄨㄟˋ

感情 中性

觳觫伏罪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觳觫:恐惧得发抖的样子。
指惶恐认罪。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认罪。

例子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2回:“公子宋随班行礼,全无觳觫伏罪之语。”

觳觫伏罪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惶恐的认罪。《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二回》:“公子宋随班行礼,全无觳觫伏罪之语。”

觳觫伏罪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ú), 角部,共17画

①. 〔~觫〕恐惧颤抖的样子。

读音(sù), 角部,共14画

①. 〔觳~〕见“觳”。

读音(fú), 人部,共6画

①. 趴,脸向下,体前屈。 如: 伏卧。伏案读书。

②. 低下去。 如: 此起彼伏。

③.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 如: 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④. 使屈服。 如: 降伏。降龙伏虎。

⑤. 隐藏。 如: 伏兵。埋伏。

⑥.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 如: 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⑦. 姓。

读音(zuì), 网部,共13画

①. 犯法的行为。 如: 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

②.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 如: 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

③. 刑罚。 如: 判罪。畏罪。待罪。请罪。

④. 苦难,痛苦。 如: 受罪。

觳觫伏罪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