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oyáowài

逍遥法外

拼音 xiāo yáo fǎ wài 怎么读

注音 ㄒㄧㄠ ㄧㄠˊ ㄈㄚˇ ㄨㄞˋ

繁体 逍遙法外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逍遥自在

反义词 罪有应得 法网难逃

逍遥法外的意思

折叠展开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出处南朝・梁・萧统《梁昭明集・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玩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我们决不允许那些贪污腐化分子逍遥法外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 巴黎动身 (谜底:逍遥法外)

逍遥法外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犯罪者逃避了应受的法律制裁,仍自由自在。语本《庄子・让王》。

【典源】

《庄子・让王》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𫄨;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1]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注解

[1]逍遥:没有什么约束,自由自在。

【典故】

“逍遥法外”是指犯罪者逃过法律制裁,仍自由自在。“逍遥”一词见于《庄子・让王》篇。舜要把天下让给善卷。善卷回答说:“我住在宇宙之中,冬天到了就换皮毛厚衣,夏天到了就换穿麻缕薄衣。春天时,我从事耕种,劳动我的身体;秋天时,我收割后,不愁没食物吃。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由自在地活于天地之间,畅意自得,无所牵挂。我要天下做什么?”这里的“逍遥”表示畅意自得,无所牵挂;也就是自由自在。法律是用法约束人行为的条文,违法者必须受罚,甚或失去自由。一个人若犯了罪,却未受法律的制裁,仍自由自在地活著,就称为“逍遥法外”。

【用法】

语义犯罪者逃避了应受的法律制裁,仍自由自在。

类别用在“逃过制裁”的表述上。

例句

我们绝不能让这个大贪污犯长期逍遥法外

他收买警方,企图湮灭证据,逍遥法外

你做了这等恶事,还以为自己可以逍遥法外吗?

由于法纪严明,罪犯逍遥法外的情形已经大为减少。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犯罪者绝无法一直逍遥法外

此案由于牵连甚广,官官相护,嫌犯至今仍然逍遥法外

他以为自己能逍遥法外,所以铤而走险,犯下滔天大罪。

这个长期逍遥法外的歹徒,终于在今晨落网了,真是大快人心!

【辨识】

形音逍,音āo。逍遥,自由自在。不可写作“”。

逍遥法外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go unpunished
  2. 法(ほう)の外(そと)に悠悠(ゆうゆう)としている
  3. оставаться без наказания
  4. rester impuni

逍遥法外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xiāo), 辵部,共10画

①. 〔~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如“~~自在”。

读音(yáo), 辵部,共13画

①. 远。 如: 遥远。遥望。遥想。遥瞻。遥指。遥瞩。遥相呼应。路遥知马力。遥测。遥感。遥控。

读音(fǎ), 水部,共8画

①.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如: 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

②. 处理事物的手段。 如: 办法。设法。手法。写法。

③. 仿效。 如: 效法。

④.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 如: 法式。法帖。

⑤. 佛家的道理。 如: 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

⑥.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 如: 法师。法器。法事。

⑦. 指“法国”。 如: 法文。法式大菜。

⑧. 姓。

读音(wài), 夕部,共5画

①. 与“内”、“里”相对。 如: 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

②.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 如: 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③. 指“外国”。 如: 外域。外宾。外商。

④.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 如: 外公。外婆。外甥。

⑤. 称岳父母。 如: 外父。外姑(岳母)。

⑥. 称丈夫。 如: 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⑦. 关系疏远的。 如: 外人。

⑧.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 如: 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

⑨. 传统戏剧角色名。 如: 外旦。外末。外净。

逍遥法外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