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zhěnyōu

高枕无忧

拼音 gāo zhěn wú yōu 怎么读

注音 ㄍㄠ ㄓㄣˇ ㄨˊ ㄧㄡ

繁体 高枕無憂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无忧无虑 麻痹大意

反义词 危在旦夕 忐忑不安 枕戈待旦

高枕无忧的意思

折叠展开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出处《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用于劝告、指责等场合。

例子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无忧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高枕无忧”和“万事大吉”;都可形容不会出什么问题;可以安心。但“高枕无忧”偏重于思想上放松警惕;麻痹大意;“万事大吉”偏重在事情已顺利完成;不会出问题。

歇后语 1. 黄鼠冬眠 —— 高枕无忧
2. 垫着被盖睡觉 —— 高枕无忧

谜语 最快乐的睡眠 (谜底:高枕无忧)

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丞相孟尝君叫门客冯谖到薛地去收债并顺便带回家里没有的东西,冯谖到了薛地以孟尝君的名义免除了他们所有的债务,回来报告说买回一个“义”字。孟尝君被免职后回薛地居住,百姓热烈欢迎,冯谖建议还要办两件大事。

高枕无忧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垫高枕头,无忧无虑地睡觉。形容身心安适,无忧无虑。◎语本《战国策・齐策四》。△“四分五裂”、“狡兔三窟

【典源】

《战国策・齐策四》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巿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1],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注解

[1]狡兔有三窟:比喻有多处藏身的地方或多种避祸的准备。见“狡兔三窟”。

《战国策・魏策一》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典故】

“高枕无忧”原作“高枕而卧”。据《战国策・齐策四》载,战国时,有一个叫冯谖的人,在齐国孟尝君门下作食客。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去收债,但是他不但没把钱要回来,反而把债券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泽,对孟尝君十分感激,冯谖等于帮孟尝君买了“”回来。但孟尝君对冯谖的举动非常不谅解。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官职,回到薛地居住。到了薛地,受到人民热烈的欢迎,孟尝君这才了解冯谖的用心。这时冯谖对孟尝君说:“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藏身的洞窟,在紧急的时候就可以逃过猎人的追捕,免于一死。但是你现在只有一窟,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无忧无虑地睡觉,我会再帮你寻找另外两窟。”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如果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梁国一定能国富兵强。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连续请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当齐王得知梁国一直派人来请孟尝君,连忙也派人请孟尝君重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请求,把先王传下的祭器,放在薛地,并且兴建宗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当宗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三窟已成,从此以后你就可以把枕头垫得高高,无忧无虑地睡觉了!”典源又见《战国策・魏策一》内容则是表述张仪企图游说魏国背弃合纵,改投连横以事秦。他说魏国如能事秦,那么楚国、韩国一定不敢轻举妄动。没有楚国、韩国的外患,那么魏国国君就可以“高枕而卧”了。后来“高枕无忧”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身心安适,无忧无虑。

【书证】

  • 01.《旧五代史・卷一三三・周书・世袭列传二・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 02.《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㠠山远公话》:“但贱奴若得道安论义,如渴得浆,如寒得火,请相公高枕无忧。”
  • 03.《三国演义》第五回:“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
  • 04.《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丈夫在家时还好,若是不在时,只宜深闺静处,便自高枕无忧,若是轻易揽著个事头,必要缠出些不妙来。”
  • 05.《镜花缘》第五五回:“真是天朝人物,无所不有。将来上京赴试,路上有了此人,可以『高枕无忧』了!”

【用法】

语义形容身心安适,无忧无虑。

类别用在“安逸无忧”的表述上。

例句

年轻时的努力,是为了老年时可以高枕无忧

那个奸臣以为眼中钉已经拔除,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地为所欲为了。

国家仍处多事之秋,大家仍须戒慎行事,不可有高枕无忧的想法。

只要我们未雨绸缪,做好防台工作,就是台风来了,也可以高枕无忧

不要以为考上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要知道这才是努力奋发的开始。

引发登革热的病媒蚊很顽强,就是喷洒了药剂,也并不表示就能高枕无忧

我们就将计就计,让对方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再设法趁虚而入,杀他个片甲不留。

公司内忧外患不断,新当权派却沉迷于夺权的胜利之中,满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真是令人焦急。

高枕无忧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leep peacefully without anxiety; rest easy
  2. 安定(あんてい)して心配(しんぱい)しない
  3. почивáть на лáврах
  4. dormir sans inquiétude(dormir sur ses deuxoreilles)

高枕无忧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gāo), 高部,共10画

①.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 如: 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

②. 高度。 如: 他身高一米八。

③. 等级在上的。 如: 高级。高考。

④.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 如: 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

⑤. 声音响亮。 如: 引吭高歌。

⑥.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 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

⑦. 热烈、盛大。 如: 高昂。兴高采烈。

⑧. 显贵,道德水平高。 如: 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

⑨.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 如: 高祖。

⑩.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 如: 高锰酸钾。

⑪. 姓。

读音(zhěn), 木部,共8画

①.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 如: 枕头。落(lào )枕。枕席。

②.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 如: 枕戈待旦。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③. 垫着。 如: 枕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枕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手上写)。

读音(wú), 无部,共4画

①. 没有,与“有”相对;不。 如: 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读音(yōu), 心部,共7画

①. 发愁。 如: 忧愤。忧惧。忧烦。忧惶。忧急。忧煎。忧思(➊忧念;➋忧愁的思绪)。忧戚。杞人忧天。

②. 可忧虑的事。 如: 忧患。内忧外患。乐以忘忧。高枕无忧。

③. 指父母之丧。 如: 丁忧。

高枕无忧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