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jìn

拼音
sān jìn
注音
ㄙㄢ ㄐㄧㄣˋ
繁体
三晉

三晋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晋sān jìn

  1. 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战国初,分晋各立为国,故称。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及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后“三晋”又为山西省别称

引证解释

  1. 战国 时 赵、韩、魏 三国的合称。 赵氏、韩氏、魏氏 原为 晋国 大夫, 战国 初,分 晋•各立为国,故称。其地约当今之 山西省 及 河南省 中部、北部 河北省 南部、中部。后“三晋”又为 山西省 别称。

    战国策·赵策一》:“三 晋•合而 秦 弱三 晋•离而 秦 强,此天下之所明也。”
    史记·燕召公世家:“孝公 十二年 韩、赵、魏 灭 智伯,分其地。 三晋•强。”
    唐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于谦 暑月将自太行巡汴》诗:“三晋•衝寒到 中州 冒暑回。”
    陈去病 《自阳高县抵大同诗:“云軿飞处射晴光 三晋 云山接大荒。”

国语辞典

三晋sān jìn

  1. 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卿分晋,至战国周威烈正式命韩、赵、魏为诸侯称为三晋」。

    《战国策·燕策三》:「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於单于然后乃可图也。」
    《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

网络解释

三晋

三晋有两种意思:一是指中国的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作为地理名词指赵、魏、韩三国故地。二是指山西省。

赵氏 、 韩氏 、 魏氏原为晋国六卿 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在晋阳城打败晋国执政智氏此后三家逐步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将赵、魏、韩三国合称为三晋,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 河北省南部中部。现在三晋统指山西

三晋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ān 部首总笔画 3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 拼音 jìn 部首总笔画 10

    晋 [ jìn ] 1. 进。 晋级。晋升。晋谒(进见)。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3. 中国山西省的别称。 晋剧。 4. 中国朝代名。 西晋。东晋。 [更多解释]

三晋的分字组词

三晋的近音词、同音词

三晋的相关词语

【三晋】的常见问题

  1. 三晋的拼音是什么?三晋怎么读?

    答:三晋的拼音是:sān jìn
    点击 图标播放三晋的发音。

  2. 三晋是什么意思?

    答:三晋的意思是: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卿分晋,至战国周威烈王正式命韩、赵、魏为诸侯,称为「三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