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ù

拼音
liù bó
注音
ㄌㄧㄡˋ ㄅㄛˊ
繁体
六駮

六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六驳liù bó

  1. 兽名。亦省称“驳”。

  2. 树木名。即梓榆

引证解释

  1. 兽名。亦省称“駮”。

    尔雅·释畜》:“駮如马,倨牙,食虎豹。”
    晋•左思 吴都赋》:“驀六駮追飞生。”
    北齐书·循吏传·张华原》:“先是州境数有猛兽为暴自 华原 临州,忽有六駮食之,咸以化感所致。”

  2. 树木名。即梓榆。皆以木名相配当以 陆 疏为长。

    《诗·秦风·晨风》:“山有苞櫟,隰有六駮。”
    孔颖达 疏引 陆玑 疏:“駮马,梓榆也。其树皮青白駮犖遥视似駮马,故谓之駮马。”
    晋•崔豹 古今注·草木:“六駮山中有木,叶似豫章,皮多癣驳。”
    《晨风》之“六駮” 毛 传以为兽名,但其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树檖。”

网络解释

六驳

六驳,读音为liù bó,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兽名。

六驳的字义分解

  • 拼音 liù,lù 部首总笔画 4

    六 [ liù ]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六 [ lù ] 1. 〔~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2. 〔~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驳 [ bó ] 1. 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旁人的意见。 批驳。驳斥。驳倒(dǎo )。反驳。驳论。驳议。 2. 颜色不纯夹杂着别的颜色。 斑驳。驳杂。 3. 大批货物用船分载转运。 驳运。驳船(转运用的小船。亦作“拨船”)。 [更多解释]

六驳的分字组词

六驳的近音词、同音词

六驳的相关词语

【六驳】的常见问题

  1. 六驳的拼音是什么?六驳怎么读?

    答:六驳的拼音是:liù bó
    点击 图标播放六驳的发音。

  2. 六驳是什么意思?

    答:六驳的意思是:①.兽名。亦省称“驳”。②.树木名。即梓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