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úntiánzhì

拼音
tún tián zhì
注音
ㄊㄨㄣˊ ㄊㄧㄢˊ ㄓˋ

屯田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屯田制tún tián zhì

  1. 中国古代利用农民士兵商人开垦荒废土地解决军粮、税粮的制度。始于西汉边塞屯田三国曹操实行完备屯田制收效极大以后各代对屯田称呼不一元、明、清各代仍称屯田,明代屯田区域最广清代时屯田渐成民田,军屯亦废。

国语辞典

屯田制tún tián zhì

  1. 汉代以来政府利用军队或农民垦种土地征取收成做为军饷的制度称为屯田制」。分军屯民屯商屯

    《明史·卷七七·食货志一》:「屯田之制。曰军屯曰民屯。太祖初,立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其法最善。」

网络解释

屯田制

屯田制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屯田始于汉武帝西域屯田为军屯。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徭役,称“屯田客”。

屯田制的字义分解

  • 拼音 tún,zhūn 部首总笔画 4

    屯 [ tún ] 1. 聚集,储存。 屯粮。屯积。屯聚。 2. 驻军防守。 屯兵。屯垦。屯田(驻军开垦田地)。 3. 村庄。 皇姑屯。屯子(村庄)。 屯 [ zhūn ] 1. 困难。 屯蹇(不顺利,艰难困苦)。 [更多解释]

  • 拼音 tián 部首总笔画 5

    田 [ tián ] 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田野。耕田。 2. 和农业有关的。 田家。田园。 3. 古同“畋”,打猎。 4. 古同“佃”,耕作。 5.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zhì 部首总笔画 8

    制 [ zhì ] 1. 规定。 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 2. 限定,约束,管束。 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 3. 法规,制度。 民主集中制。公有制。 4. 造,作。 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 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 6. 古代帝王的命令。 制诰。 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更多解释]

屯田制的分字组词

屯田制的相关词语

【屯田制】的常见问题

  1. 屯田制的拼音是什么?屯田制怎么读?

    答:屯田制的拼音是:tún tián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屯田制的发音。

  2. 屯田制是什么意思?

    答:屯田制的意思是:汉代以来,政府利用军队或农民垦种土地,征取收成做为军饷的制度,称为「屯田制」。分军屯、民屯、商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