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ānhuáng

拼音
tān huáng
注音
ㄊㄢ ㄏㄨㄤˊ
繁体
灘簧

滩簧的意思

词语解释

滩簧tān huáng

  1. 一種説唱藝術,流行于蘇南、浙北一帶由唱故事逐漸演變爲地方戲或地方小戲。

    a folk art form;

引证解释

  1. 亦作“滩黄”。曲艺的一个类别苏州上海杭州、宁波 等地均有流行。 苏州 滩簧历史较久约形成于 清•乾隆 年间各地滩簧均由一二人至五六人表演兼有说唱简单伴奏后来相继发展为地方戏曲剧种如 苏州 滩簧改称苏剧 上海 滩簧改称沪剧 杭州 滩簧改称杭剧 宁波 滩簧改称角剧等。

    清•范祖述 《杭俗遗风:“滩簧以五人分生旦浄丑脚色用絃子、琵琶胡琴鼓板所唱亦係戏文。”
    姚华 《曲海一勺·原乐》:“餘若乱弹平调,壁垒未成 粤 謳滩簧传闻未广,或附隶於崑谱或不数乐章於所不知,盖闕如也。”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大众文艺的问题:“革命的大众文艺应当运用说书滩簧等类形式。”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他们所‘享受’的是:连环图画……影戏木头人戏,西洋镜说书,滩黄,宣卷等等。”

国语辞典

滩簧tān huáng

  1. 流行于江、浙一带一种说唱艺术参见「滩黄」条。

网络解释

滩簧

滩簧中国传统曲艺的一个类别。清代中叶形成于江浙一带。有前滩与后滩之分。前滩移植昆剧剧目将昆剧曲词加以通俗化;后滩取材民间花鼓小戏。表演者三至十一人(须为奇数)分角色自操乐器围桌坐唱。有常州武进滩簧、杭州滩簧、宁波滩簧、本滩等。清末以来各地滩簧大多发展为戏曲,如沪剧、锡剧、苏剧、甬剧等形成滩簧系统剧种。

滩簧的字义分解

  • 拼音 tān 部首总笔画 13

    滩 [ tān ] 1. 河海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 滩头。滩涂。河滩。海滩。盐滩。 2. 江河中水浅多石而水流很急的地方。 险滩。 [更多解释]

  • 拼音 huáng 部首总笔画 17

    簧 [ huáng ] 1. 乐器里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发声薄片。 簧片。笙簧。双簧管。巧舌如簧。 2. 〔双~〕a.曲艺的一种;b.喻一方出面,一方背后操纵的活动。 3. 器物里有弹力的机件。 弹(tán )簧。锁簧。 [更多解释]

滩簧的分字组词

滩簧的近音词、同音词

滩簧的相关词语

【滩簧】的常见问题

  1. 滩簧的拼音是什么?滩簧怎么读?

    答:滩簧的拼音是:tān huáng
    点击 图标播放滩簧的发音。

  2. 滩簧是什么意思?

    答:滩簧的意思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一种说唱艺术。参见「滩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