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ănguǐ

簿

拼音
diăn guǐ bù
注音
ㄉㄧㄢˇ ㄍㄨㄟˇ ㄅㄨˋ
繁体
點鬼簿

点鬼簿的意思

词语解释

点鬼簿diăn guǐ bù

  1.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时杨(杨炯)之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张平子之略谈,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号为点鬼簿。”后用“点鬼簿讥刺诗文滥用古人姓名或堆砌故实。

引证解释

  1. 亦省作“点鬼”。

    唐•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时 杨 ( 杨炯 )之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 张平子 之略谈, 陆士衡 之所记’,‘ 潘安仁 宜其陋矣, 仲长统 何足知之’。号为点鬼簿。”
    明•杨慎 《升庵诗话·晚唐两诗派:“又忌用事谓之点鬼簿,惟搜眼前景深刻思之。”
    清•王夫之师友诗传录》:“若无性情侈言学问则昔人有讥点鬼簿獭祭鱼者矣。”
    清•钱谦益 《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之十:“石言雁字并纷如点鬼穷时又祭鱼。”
    清•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否则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著书惟供覆瓿之用虽多亦奚以为!”

国语辞典

点鬼簿diăn guǐ bù

  1. 唐代诗人杨烱写文章喜欢连用古人的姓名当时人称他为「点鬼簿」。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时杨之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张平子之谈略,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号为点鬼簿。」

网络解释

点鬼簿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时 杨 ( 杨炯 )之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 张平子 之略谈, 陆士衡 之所记’,‘ 潘安仁 宜其陋矣, 仲长统 何足知之’。

点鬼簿的字义分解

  • 拼音 diǎn 部首总笔画 9

    点 [ diǎn ] 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 点滴。斑点。点子(➊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➋小的痕迹,如“油点点”;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➍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 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 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 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 6. 项,部分,方面。 优点。要点。特点。 7. 汉字笔形之一(丶)。 点画。三点水。 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 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 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 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 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 点头。点穴。 11. 引火。 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12. 查对。 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13. 指定,选派。 点菜。点将(jiàng )。听众点播。 14. 指示,启发。 指点。点拨。 15. 计时的单位。 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 16. 污。 点污。点辱(使受污辱)。 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 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18. 同“踮”。 [更多解释]

  • 拼音 guǐ 部首总笔画 9

    鬼 [ guǐ ] 1. 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 鬼魂。鬼魅。鬼蜮(①鬼怪;②阴险害人的)。 2. 阴险,不光明。 鬼话。鬼黠。鬼胎。 3.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 酒鬼。烟鬼。鬼子。吝啬鬼。 4. 恶劣,糟糕(限做定语)。 鬼天气。 5. 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 鬼精灵。 6. 表示爱昵的称呼。 小鬼。机灵鬼。 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更多解释]

  • 簿

    拼音 bù,bó 部首总笔画 19

    簿 [ bù ] 1. 本子,册籍。 簿册。簿记。簿籍。簿录。 2. 古代称公文、案卷。 对簿公堂。 3. 古代的仪仗侍从。 簿伍。卤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4. 笏。 簿 [ bó ] 1. 同“箔”,养蚕席。 [更多解释]

点鬼簿的分字组词

点鬼簿的相关词语

【点鬼簿】的常见问题

  1. 点鬼簿的拼音是什么?点鬼簿怎么读?

    答:点鬼簿的拼音是:diăn guǐ bù
    点击 图标播放点鬼簿的发音。

  2. 点鬼簿是什么意思?

    答:点鬼簿的意思是:唐代诗人杨烱写文章喜欢连用古人的姓名,当时人称他为「点鬼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