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ànhuǒ

拼音
guàn huǒ
注音
ㄍㄨㄢˋ ㄏㄨㄛˇ

爟火的意思

词语解释

爟火guàn huǒ

  1. 古代谓祓除不祥的火。

  2. 祭祀时所举的火。

  3. 泛指炬火

  4. 古时报告敌情所举的烽火

引证解释

  1. 古代谓祓除不祥的火。

    吕氏春秋·赞能》:“管夷吾 至 齐桓公 使人以朝车迎之,祓以爟火,衅以牺豭。”
    高诱 注:“火者所以祓除其不祥。置火于桔皋烛以照之。”
    淮南子·氾论训》:“洗之以汤沐,祓之以爟火。”

  2. 祭祀时所举的火。

    南朝•宋 颜延之 《飨神歌》:“田烛置爟火通。”
    一本作“权火”。 宋•苏轼 郊祀奏议》:“当郊之岁以夏至祀地祗於方泽上不亲郊而通爟火天子禁中望祀。”

  3. 泛指炬火。

    明•梅鼎祚 《玉合记·宸游》:“缕鲸飞影蛾照。金波丽,爟火烧。”
    章炳麟 《四惑论》:“且夫白日舒光爟火发热,亦其现象则然。”

  4. 古时报告敌情所举的烽火。

    南朝•梁 江淹 《齐太祖皇帝诔》:“锋车北軼爟火南盛, 太祖 时乘,爰兹发迹。”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匈奴 突於 武川爟火通於 灞上。”
    唐•刘禹锡 《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爟火咸阳,詔徵神武师。”

国语辞典

爟火guàn huǒ

  1. 拔除不祥所设置的火。

  2. 侦候敌人的烽火。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匈奴突于武川爟火通于灞上。」

  3. 祭祀时照耀祭祀场所的火。

网络解释

爟火

爟火含义有古代谓祓除不祥的火;祭祀时所举的火;泛指炬火等。

爟火的字义分解

  • 拼音 guàn 部首总笔画 21

    爟 [ guàn ] 1. 举火。 “司爟掌行火之政令。” 2. 〔~火〕古代祭祀袚除不祥所举的火把。 3. 古代边防报警的烽火。 “爟烽未息。” [更多解释]

  • 拼音 huǒ 部首总笔画 4

    火 [ huǒ ]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 紧急。 火速。十万火急。 3. 指枪炮弹药等。 火药。火炮。 4. 发怒,怒气。 火暴。火性。 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 肝火。毒火攻心。 6. 形容红色的。 火红。火腿。 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 姓。 [更多解释]

爟火的分字组词

爟火的近音词、同音词

爟火的相关词语

【爟火】的常见问题

  1. 爟火的拼音是什么?爟火怎么读?

    答:爟火的拼音是:guàn huǒ
    点击 图标播放爟火的发音。

  2. 爟火是什么意思?

    答:爟火的意思是:①.为拔除不祥所设置的火。②.侦候敌人的烽火。③.祭祀时照耀祭祀场所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