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óngyángjié

拼音
hóng yáng jié
注音
ㄏㄨㄥˊ ㄧㄤˊ ㄐㄧㄝˊ
繁体
紅羊劫

红羊劫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红羊劫hóng yáng jié

  1. 国难古人以为丙午、丁未国家发生灾祸年份丙丁为火色红;未属羊,故称。宋代柴望作《丙丁龟鉴》,历举战国五代之间的变乱发生在丙午、丁未年的有二十一次之多。

引证解释

  1. 指国难。古人以为丙午、丁未是国家发生灾祸的年份。丙丁为火色红;未属羊,故称。 宋•代 柴望《丙丁龟鉴》,历举 战国 到 五代 之间的变乱发生在丙午、丁未年的有二十一次之多。参见元二”。

    唐•殷尧藩 《李节度平虏诗》:“太平从此销兵记取红羊换劫年。”
    清•龚自珍 《百字令·投袁大琴南》词:“无奈苍狗看云红羊数劫,惘惘提起。”
    张昭汉 隐居诗:“怡情那管红羊劫高卧閒听玄鹤喧。”

网络解释

红羊劫

古代谶纬之说代指国难。

古人以为丙午、丁未是国家发生灾祸的年份。以天干“丙”“丁”和地支“午”在阴阳五行里都属火为红色,而“未”这个地支在生肖上是羊每六十年出现一次的“丙午丁未之厄”,后便被称为红羊劫”。

南宋时任太学上舍的柴望呈《丙丁龟鉴》于理宗,请朝廷注意每逢丙午、丁未之年社稷必有祸患历举战国到五代之间的变乱,发生在丙午、丁未年的有二十一次之多。唐殷尧藩《李节度平虏诗》“太平从此销兵甲,记取红羊换劫年”。

宋人最惨痛记忆“靖康之耻”,就发生在丙午年(1126年)。据柴望统计自秦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255年),至五代汉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947年)共经历二十一次丙午、丁未之年,均发生了动乱天灾近代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并未发生在这两个年份,但由于挑旗者洪秀全杨秀清姓氏关系(洪、杨)亦被附会为“红羊劫”。文革”发动之年(公元1966年)正值夏历丙午也被认为是“红羊劫”;杨绛就有《丙午丁未纪事》专为之记。清龚自珍《百字令·投袁大琴南》词:“无奈苍狗看云,红羊数劫,惘惘休提起。”张昭汉《隐居》诗:“怡情那管红羊劫,高卧闲听玄鹤喧。”

红羊劫的字义分解

  • 拼音 hóng,gōng 部首总笔画 6

    红 [ hóng ] 1. 像鲜血的颜色。 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 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3. 喜庆。 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 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 红利。分红。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 红学。 红 [ gōng ] 1.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更多解释]

  • 拼音 yáng,xiáng 部首总笔画 6

    羊 [ yáng ] 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 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 2. 姓。 羊 [ xiáng ] 1. 同“祥”,吉祥。 [更多解释]

  • 拼音 jié 部首总笔画 7

    劫 [ jié ] 1. 强取,掠夺。 劫掠。洗劫。劫道。劫富济贫。 2. 威逼,胁制。 劫持(要挟,挟持)。劫制。 3. 灾难。 劫数(shù)(佛教指注定的灾难)。劫难(nàn)。浩劫(大灾难)。遭劫。劫后余生。 [更多解释]

红羊劫的分字组词

红羊劫的相关词语

【红羊劫】的常见问题

  1. 红羊劫的拼音是什么?红羊劫怎么读?

    答:红羊劫的拼音是:hóng yáng jié
    点击 图标播放红羊劫的发音。

  2. 红羊劫是什么意思?

    答:红羊劫的意思是:指国难。古人以为丙午、丁未是国家发生灾祸的年份。丙丁为火,色红;未属羊,故称。宋代柴望作《丙丁龟鉴》,历举战国到五代之间的变乱,发生在丙午、丁未年的有二十一次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