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é

拼音
hè zhé zú
注音
ㄏㄜˋ ㄓㄜˊ ㄗㄨˊ

赫哲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赫哲族hè zhé zú

  1.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黑斤”、“赫斤”、“黑真”、“赫真”、“奇楞”等。4200余人。分布黑龙江省·同江、饶河等县沿江地带汉族杂居主要从事捕鱼和狩猎

引证解释

  1. 中国 少数民族之一。史称“黑斤”、“赫斤”、“黑真”、“赫真”、“奇楞”等。4200馀人。分布在 黑龙江省 同江、饶河 等县沿江地带和 汉 族杂居。主要从事捕鱼和狩猎。

国语辞典

赫哲族hè zhé zú

  1.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散居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构成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人口成长起起落落民国十九(1930)​年时约一千二百人日据伪满时代急速减少濒临灭族。今约四千二百人。操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通用汉语文。原以鱼为主食并以鱼皮为衣,后食犬肉、穿犬皮现已衣布,但仍以渔、猎为主要生计,并兼营农业信仰萨满教

网络解释

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也有观点认为应归入那乃次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西里尔字母记录语言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

由于居住地域广阔哲人自称较多如“那贝”、“那乃”、“那尼傲”,“赫哲”作为族称最早出现康熙二年(1663)三月1934年凌纯声《松花江下游赫哲族》一书出版后“赫哲”作为族称开始广泛传播

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集中居住于三乡两村,即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县抓吉镇抓吉赫哲族村。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5354人。

赫哲族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4

    赫 [ hè ] 1. 明显,显著,盛大。 显赫。喧赫。赫奕。赫烜。 2. 发怒。 赫咤。赫怒。赫然。 3. 红如火烧,泛指红色。 “赫如渥赭”。 [更多解释]

  • 拼音 zhé 部首总笔画 10

    哲 [ zhé ] 1. 有智慧。 哲人。哲嗣(称别人子孙的敬辞)。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哲学(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 2. 聪明智慧的人。 先哲。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1

    族 [ zú ]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 族规。族长。家族。 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种族。 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 民族。 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 宗族。氏族。部族。 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 芳香族。 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 族灭。 7. 聚合,集中。 云气不待族而雨。 [更多解释]

赫哲族的分字组词

赫哲族的相关词语

【赫哲族】的常见问题

  1. 赫哲族的拼音是什么?赫哲族怎么读?

    答:赫哲族的拼音是:hè zhé zú
    点击 图标播放赫哲族的发音。

  2. 赫哲族是什么意思?

    答:赫哲族的意思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散居于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人口成长起起落落,民国十九(1930)​年时约一千二百人,日据伪满时代,急速减少,濒临灭族。今约四千二百人。操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通用汉语文。原以鱼为主食,并以鱼皮为衣,后食犬肉、穿犬皮,现已衣布,但仍以渔、猎为主要生计,并兼营农业。信仰萨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