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luóhàn

拼音
ā luó hàn
注音
ㄚ ㄌㄨㄛˊ ㄏㄢˋ
繁体
阿羅漢

阿罗汉的意思

词语解释

阿罗汉ā luó hàn

  1. 佛教用语梵语音译得道者、圣者意思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果;也是对断绝一切嗜好情欲解脱烦恼、受人崇拜敬仰圣人一种称呼。又叫“罗汉

    阿罗汉诺矩罗震旦东南大海雁荡山芙蓉龙湫。——宋·沈括梦溪笔谈

    Arhat;

引证解释

  1. 梵语Arhat的译音。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教亦用称断绝嗜欲解脱烦恼,修得小乘果的人。

    《百喻经·入海取沉水喻》:“不如发心求声闻果速断生死阿罗汉。”
    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昔 健驮逻国 有阿罗汉常受此池龙王供养。”
    元•本 高明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阿罗汉圣相威仪比 雪山 三十六万亿佛。”
    清•赵翼 《游金陵杂诗》:“灵山 五百阿罗汉一个 观音 请客难。”
    宋•陈善 扪虱新话·王右丞画渡水罗汉》:“王右丞 作《雪里芭蕉盖是戏弄翰墨,不顾寒暑今世传 右丞 所画渡水罗汉,亦是意也。而 山谷 云:‘阿罗皆具神通何至拖泥带水如此。’”西游记第三六回:“不曾丢瓦抛砖伤佛殿,阿罗脸上剥真金。”

国语辞典

阿罗汉ā luó hàn

  1. 佛教的果位。为梵语arahan的音译。意为杀贼、应供、不生。在早期佛教阿罗汉究竟的解境界与佛果无别,但大乘佛教兴起后将阿罗汉贬低,视为小乘的最高果位而已其上还有菩萨佛陀的果位。

    阿育王传·卷五》:「说法已竟,便得阿罗汉。」

网络解释

阿罗汉 (佛教术语)

阿罗汉梵语arhat,巴利语arahant。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

阿罗汉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中最高果位。

Arhat]∶梵语的音译,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南传上座部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果;也是对断绝了一切嗜好情欲、解脱了烦恼、受人崇拜敬仰的圣人的一种称呼。又叫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简称梵音译(Arhat)。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

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宋.沈括《梦溪笔谈》

阿罗汉的字义分解

  • 拼音 ā,ē 部首总笔画 7

    阿 [ ā ] 1.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 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阿 [ ē ] 1. 迎合,偏袒。 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2. 凹曲处。 山阿。 [更多解释]

  • 拼音 luó 部首总笔画 8

    罗 [ luó ] 1. 捕鸟的网。 罗网。 2. 张网捕捉。 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3. 搜集,招致,包括。 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 散布。 罗列。 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 绢罗。 6. 用罗筛东西。 罗面。 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 罗绮。罗扇。 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 同“脶”。 10.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hàn 部首总笔画 5

    汉 [ hàn ]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 2. 天河。 银汉。云汉。气冲霄汉。 3. 成年男人。 汉子。老汉。 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5. 汉语的简称。 英汉辞典。 6. 中国朝代名。 (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 7. 姓。 [更多解释]

阿罗汉的分字组词

阿罗汉的相关词语

【阿罗汉】的常见问题

  1. 阿罗汉的拼音是什么?阿罗汉怎么读?

    答:阿罗汉的拼音是:ā luó hàn
    点击 图标播放阿罗汉的发音。

  2. 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答:阿罗汉的意思是:佛教的果位。为梵语arahan的音译。意为杀贼、应供、不生。在早期佛教,阿罗汉是究竟的解境界,与佛果无别,但大乘佛教兴起后,将阿罗汉贬低,视为小乘的最高果位而已,其上还有菩萨和佛陀的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