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ānshí

拼音
biān shí
注音
ㄅㄧㄢ ㄕˊ

鞭石的意思

词语解释

鞭石biān shí

  1. 《艺文类聚》卷七九引晋伏琛《三齐略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后遂以“鞭石”为神助典故

  2. 相传难留城(今湖北宜昌)山上有一石洞洞中有两块大石,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每遇水旱不调,百姓便进洞祈福天旱鞭打阴石得雨雨多则鞭打阳石天晴。事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夷水》。后作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

引证解释

  1. 后遂以“鞭石”为神助的典故。

    《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晋•伏琛 《三齐略记》:“始皇 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 城阳 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铸铜为柱。”
    宋•苏轼 《两桥诗·西新桥》:“岌岌类鞭石山川非 会稽。”
    元•陈樵 《蔗庵赋》:“秦 人鞭石望洋谢娥 入海而增喟。”
    明•王世贞 太和即事诗之一:“路疑鞭石就室似凿空悬。”

  2. 相传 难留城 (今 湖北 宜昌 )山上有一石洞洞中有两块大石,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每遇水旱不调,百姓便进洞祈福。天旱则鞭打阴石得雨,雨多则鞭打阳石天晴。事见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后作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和乐仪同苦热:“鞭石未成雨鸣鳶不起风。”
    唐•杜甫 《雷》诗之二:“暴尪或前闻鞭石稽古。”

网络解释

鞭石

拼音:biān shí

解释:①指做事得到神助。②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

鞭石的字义分解

  • 拼音 biān 部首总笔画 18

    鞭 [ biān ] 1.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 鞭杆。鞭长莫及。 2. 用鞭子抽打。 鞭打。鞭扑。鞭责。鞭策。 3.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 教鞭。 4.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 钢鞭。竹节鞭。 5. 编连成串的爆竹。 鞭炮。小鞭。 [更多解释]

  • 拼音 shí,dàn 部首总笔画 5

    石 [ shí ]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 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 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石 [ dàn ]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更多解释]

鞭石的分字组词

鞭石的近音词、同音词

鞭石的相关词语

【鞭石】的常见问题

  1. 鞭石的拼音是什么?鞭石怎么读?

    答:鞭石的拼音是:biān shí
    点击 图标播放鞭石的发音。

  2. 鞭石是什么意思?

    答:鞭石的意思是:①.《艺文类聚》卷七九引晋伏琛《三齐略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后遂以“鞭石”为神助的典故。②.相传难留城(今湖北宜昌)山上有一石洞,洞中有两块大石,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每遇水旱不调,百姓便进洞祈福。天旱则鞭打阴石得雨,雨多则鞭打阳石天晴。事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夷水》。后作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