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ǐng

拼音
dǐng hú
注音
ㄉㄧㄥˇ ㄏㄨˊ

鼎湖的意思

词语解释

鼎湖dǐng hú

  1. 地名古代传说黄帝鼎湖乘龙升天

  2. 借指帝王

  3. 指帝王崩逝。

  4. 宫名。

引证解释

  1. 地名。古代传说 黄帝 在 鼎湖 乘龙升天。

    唐•顾况 《相和歌辞·短歌行》:“轩辕 皇帝初得仙 鼎湖 一去三千年。”
    明•夏完淳 《北风行》:“鼎湖 不见苍龙阿阁何时栖赤凤。”

  2. 借指帝王。

    《陈书·沉炯传》:“臣闻 乔山 虽掩鼎湖之灵可祠。”
    清•吴伟业 《圆圆曲》:“鼎湖当日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3. 指帝王崩逝。

    《周书·静帝纪》:“先皇晏驾万国鼎湖之痛,四海穷遏密之悲。”
    清•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盼望兵燹难消,松楸多恙,鼎湖弓剑无人葬;吾怎忍垂旒正冕受贺当阳。”
    柳亚子 《四月二十五日前明永历皇帝殉国纪念节也前十数日有滇中之捷感而赋此》诗:“赤县重开新日月鼎湖遗恨旧风雷。”

  4. 宫名。

    文选·扬雄<羽猎赋>》:“武帝 广开 上林南至 宜春 鼎湖。”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鼎湖宫,黄图以为蓝田。”
    汉书·扬雄传》作“鼎胡”。 《三辅黄图·甘泉宫》:“鼎湖宫在 湖城县 界…… 汉武帝 於此建宫。”

国语辞典

鼎湖dǐng hú

  1. 相传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黄帝于此处乘著龙飞天空。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后比喻帝王的崩逝。

    《魏书·卷六五·李平传》:「奄升御于鼎湖忽流哀于四海。」
    元·虞集〈挽文山丞相〉诗:「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网络解释

鼎湖 (汉语词汇)

鼎湖,地名。即位于今河南灵宝。《史记·封禅书》云:“公孙卿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这就是说,轩辕黄帝仙逝升天于鼎湖。而鼎湖在今之蓝田县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在这里修建鼎湖宫。

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位于秦岭之北、荆山脚下现河南灵宝阳平所在地。据考远古时期这里是一处湖泊,因黄帝在此汲水铸鼎而名曰鼎湖。《括地志》载:湖水原出虢州湖城县南三十五里夸父山此流入河既鼎湖也。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弘农郡及阌乡郡,置虢州,治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市),领弘农、阌乡、湖城县3县。《阌乡县志》载:铸鼎原,县东南十里史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阳,鼎成,有龙垂胡髯下迎,帝骑龙升仙,群臣后宫从者七斗‘余人,小臣不得上,系持龙髯,髯拔、坠弓,抱弓而号。河南灵宝现存一通《黄帝荆山铸鼎碑铭》的篆书碑是唐贞元十一年(759年)由袁滋书写的篆书此碑为现今国内发现的专为记述轩辕黄帝事迹的最早碑铭它较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前的石刻碑铭早700多年是目前国内研究炎黄二帝历史重要史料

鼎湖的字义分解

  • 拼音 dǐng 部首总笔画 12

    鼎 [ dǐng ]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 锅。 鼎罐。鼎锅。 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 鼎峙。鼎足之势。 5. 大。 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 正当,正在。 鼎盛(shèng )。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2

    湖 [ hú ] 1. 陆地上聚积的大水。 湖泊。湖泽。湖滩。湖荡。湖光山色。 2.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 两湖。湖广。 3. 指中国湖州(旧地名,在今浙江省吴兴县)。 湖笔。湖绉。 [更多解释]

鼎湖的分字组词

鼎湖的近音词、同音词

鼎湖的相关词语

【鼎湖】的常见问题

  1. 鼎湖的拼音是什么?鼎湖怎么读?

    答:鼎湖的拼音是:dǐng hú
    点击 图标播放鼎湖的发音。

  2. 鼎湖是什么意思?

    答:鼎湖的意思是:相传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黄帝于此处乘著龙飞上天空。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后比喻帝王的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