喢
笔顺 反馈

复制

shà ㄕㄚˋ

口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55A2
汉语字典

口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sha

shà

KTFV 86 、 KTFE 98

RHJX

JMNB

62077

55A2

[251312321511] 竖、横折、横、撇、横、竖、撇、竖、横、横折、横、横

喢字概述

折叠展开

〔喢〕字拼音是shà 部首是口, 总笔画是12画。

〔喢〕字是左右结构

〔喢〕字仓颉码是RHJX 五笔是KTFV 86 、 KTFE 98 四角号码是62077 郑码是JMNB

〔喢〕字的UNICODE是55A2。 十进制为21922,UTF-32:000055a2,UTF-8:E5 96 A2。

〔喢〕字的异体字是

喢的意思

折叠展开

shàㄕㄚˋ

基本解释

古同“”,盟誓时用嘴吸取(牲血)。

多话。

详细解释

shàㄕㄚˋ

详细解释

同“”。

shàㄕㄚˋ

喢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61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99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127頁,第14

廣韻》:山輒切;《集韻》:色輒切,𡘋音萐。
玉篇》:多言也。

又,《廣韻》:叱涉切;《集韻》:尺涉切,𡘋音謵──與呫同。詳前呫字註。

又,失涉切,音攝。又,敕涉切,音鍤──義𡘋同。

又,《廣韻》:山洽切;《集韻》:色洽切,𡘋音霎──小人言也。

又,《廣韻》:楚洽切;《集韻》:測洽切,𡘋音插──義同。

注解

〔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喢〕字拼音是sh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臿

〔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à] ⑴ 古同“歃”,盟誓时用嘴吸取(牲血)。⑵ 多话。

喢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喢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喢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喢(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喢(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喢(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喢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