寳
笔顺 反馈

复制

bǎo ㄅㄠˇ

宀部 共19画 上中下结构 U+5BF3
汉语字典

宀部

19画

16画

上中下结构

bao

bǎo

PGQM

JMFC

WDKL

30806

5BF3

[4451121352342511134] 点、点、横撇/横钩、横、横、竖、提、撇、横撇/横钩、竖钩、撇、点、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寳字概述

折叠展开

〔寳〕字拼音是bǎo 部首是宀, 总笔画是19画。

〔寳〕字是上中下结构

〔寳〕字仓颉码是JMFC 五笔是PGQM 四角号码是30806 郑码是WDKL

〔寳〕字的UNICODE是5BF3。 十进制为23539,UTF-32:00005bf3,UTF-8:E5 AF B3。

〔寳〕字的异体字是

寳的意思

折叠展开

bǎoㄅㄠˇ

基本解释

同“”。《改併四聲篇海•宀部》引《玉篇》:“寳,珍也;道尊也;愛也。”按:今本《玉篇》作“”。

寳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宀部

武英殿刻本: 第691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293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230頁,第28

正字通》:俗寶字。

注解

〔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寳〕字拼音是bǎo,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宀、珎、貝

〔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ǎo] ⑴ 同“寶”。《改併四聲篇海•宀部》引《玉篇》:“寳,珍也;道尊也;愛也。”按:今本《玉篇》作“寶”。

寳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寳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寳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博皓切頁碼241頁,第4

寶珍也。从宀从王从貝,缶聲。

異體𡩧

寚古文寶省貝。

附注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貝與玉在宀內,寳之誼已明・……古金文與篆文又增缶。」按:缶即缽本字。最初為人所寶重,故寶古字作「𡧰」,是會意兼形聲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跛抱反頁碼615頁,第3行,第3

寚珍也。從宀、玉、貝,缶聲。

鍇注臣鍇曰:「人所保也。」

反切………頁碼615頁,第4行,第1

古文寳省貝。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博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358頁,第1許惟賢595頁,第1

寚珍也。

段注《玉部》曰:珍,寶也。二字互訓。《史記》多假葆爲寶。

从宀玉貝。

段注玉與貝在屋下。會意。

缶聲。

段注博晧切。古音在三部。

古文寶。省貝。

段注《廣韵》曰:古文作珤。

白话解释

宝,家藏的珍品。字形采用“宀、王、贝”作边旁,“缶”作声旁。寚,这是古文写法的“寶”,省略了“贝”。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由「宀」、「貝」、「」(玨)三字構成。從宀,示珍寶收藏之處。從貝,示財貨。從珏,與玉同義。會三字得珍貴之義。金文二例,前例從宀、從貝、從玉;後例從宀、從貝、從玉、缶聲,兼表義。缶,示珍寶貯藏之器。戰國文字承自金文第二例。篆文承自戰國文字;古文從宀玉、缶聲。隸書、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在六書其從缶聲者,屬於形聲兼會意。其不從缶聲者,屬於異文會意。規範字作「宝」。

寶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71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601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462頁
4說文校箋第302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289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104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78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73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53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85頁,第27字
11標注說文第297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244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451頁【補遺】第17115頁
14通訓定聲第1052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633頁【崇文】第2529頁
16說文句讀第975頁
17說文新證第593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80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709頁,第2字

寳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reasure, jewel; precious, rare

寳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寳(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