捾
笔顺 反馈

复制

ㄨㄛˋ xiá ㄒㄧㄚˊ

扌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637E
汉语字典

扌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wo xia

xiá

RPNN 86 、 RPNG 98

QJRR

DWY

53077

637E

[12144525151] 横、竖钩、提、点、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折、横

捾字概述

折叠展开

〔捾〕字拼音是wò,xiá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11画。

〔捾〕字是左右结构

〔捾〕字仓颉码是QJRR 五笔是RPNN 86 、 RPNG 98 四角号码是53077 郑码是DWY

〔捾〕字的UNICODE是637E。 十进制为25470,UTF-32:0000637e,UTF-8:E6 8D BE。

〔捾〕字的异体字是

捾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ㄨㄛˋ

基本解释

掏,挖。

援引。

拱。

2xiáㄒㄧㄚˊ

基本解释

古同“”。刮

捾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42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436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383頁,第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烏括切,音斡。
說文》:掐,捾也。一曰援也。

又,《集韻》:烏八切,音穵──抉也。

又,下瞎切,音轄──擖也。與搳同。

又,烏版切,音綰──取也。

注解

〔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捾〕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ò、xiá,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官

〔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ò] ⑴ 掏,挖。⑵ 援引。⑶ 拱。 [xiá] ⑴ 古同“搳”。刮

捾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捾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捾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烏括切頁碼401頁,第2

捾搯捾也。从手𡧺聲。一曰援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烏末反頁碼963頁,第7行,第2

捾搯捾也。從手官聲。一曰援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烏括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380頁,第3許惟賢1034頁,第3

捾搯捾也。

段注捾乃複舉字。誤移搯下耳。義理與抉略同。今人剜字當作此。大徐附剜於《刀部》。非也。

从手。官聲。

段注烏括切。十四部。

一曰援也。

段注援者,引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今剜字當从此。《說文》捾眼之捾特作𥄗

尋常曰捾,捾眼曰𥄗。剜,俗字。

俗作剜,捾,一切之捾(通);𥄗,捾眼睛(别)。

今作剜(通言也)。剜眼字當作𥄗

捾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90頁,第16字
2陳昌治本第1008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59頁
4說文校箋第525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473頁,第19字
6說文今釋第174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93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88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2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14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503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417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736頁
14通訓定聲第293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42頁【崇文】第4165頁
16說文句讀第1712頁
17章授筆記第491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1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107頁,第1字

捾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捾(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捾(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捾(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捾(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捾(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捾(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捾(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