摓
笔顺 反馈

复制

féng ㄈㄥˊ pěng ㄆㄥˇ

扌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6453
汉语字典

扌部

13画

10画

左右结构

feng peng

féng pěng

RTDP

QYHJ

DWRC

57035

6453

[1213541112454] 横、竖钩、提、撇、横撇/横钩、捺、横、横、横、竖、点、横折折撇、捺

摓字概述

折叠展开

〔摓〕字拼音是féng,pěng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13画。

〔摓〕字是左右结构

〔摓〕字仓颉码是QYHJ 五笔是RTDP 四角号码是57035 郑码是DWRC

〔摓〕字的UNICODE是6453。 十进制为25683,UTF-32:00006453,UTF-8:E6 91 93。

〔摓〕字的异体字是

摓的意思

折叠展开

1féngㄈㄥˊ

基本解释

古同“”,缝补。

宽大:“~衣浅带。”

详细解释

1.用线织补衣服。

《集韵•平声•钟韵》:“缝,说文:『以针紩衣也。』亦作摓。”

2.奉上。

《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夫摓策定数,灼龟观兆,变化无穷,是以择贤而用占焉,可谓圣人重事者乎!”

2pěngㄆㄥˇ

基本解释

古同“”,双手托物。

详细解释

1.〈书〉用针线缝补衣服。

2.〈书〉两手托著。

摓策定数(《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列传》)。

féngㄈㄥˊ

féngㄈㄥˊ

摓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72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449頁,第26

標點整理本: 第396頁,第40

集韻》:符容切,音逢──與縫同,以鍼紩衣也。

又,與逢通。
莊子・盜跖篇》:摓衣淺帶。〔註〕逢掖大衣也。

又,與捀通。奉也。
史記・箂傳》:摓策定數,灼觀兆。〔註〕摓謂兩手執著,分而扐之。

又,《集韻》:符風切;《正韻》:符中切,𡘋音馮──亦與縫同。

注解

〔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摓〕字是多音字,拼音是féng、pě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逢

〔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éng] ⑴ 古同“缝”,缝补。⑵ 宽大:“~衣浅带。” [pěng] ⑴ 古同“捧”,双手托物。

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摓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large, coudre

摓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摓(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摓(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摓(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摓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