椵
笔顺 反馈

复制

jiǎ ㄐㄧㄚˇ jiā ㄐㄧㄚ

木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6935
汉语字典

木部

13画

9画

左右结构

jia

jiǎ jiā

SNHC

DRSE

FXXX

47947

3017

6935

[1234512115154] 横、竖、撇、点、横折、横、竖、横、横、横折、横、横撇/横钩、捺

椵字概述

折叠展开

〔椵〕字拼音是jiǎ,jiā 部首是木, 总笔画是13画。

〔椵〕字是左右结构

〔椵〕字仓颉码是DRSE 五笔是SNHC 四角号码是47947 郑码是FXXX 中文电码是3017

〔椵〕字的UNICODE是6935。 十进制为26933,UTF-32:00006935,UTF-8:E6 A4 B5。

〔椵〕字的异体字是

椵的意思

折叠展开

1jiǎㄐㄧㄚˇ

基本解释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柚子一类,果实大如盂,皮很厚,可以吃。

2jiāㄐㄧㄚ

基本解释

古代系犬的器具。

古同“”,旧时套在脖子上的刑具。

椵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82頁,第18

同文書局本: 第537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483頁,第22

唐韻》:古雅切;《集韻》、《韻會》:舉下切,𡘋音檟。
說文》:木可作牀几。
爾雅・釋木》:櫠椴。〔註〕柚屬也,子大如盂,皮厚二三寸,中似枳,食之少味。

又,《集韻》:居迓切,音駕。
博雅》:杙也,所以舉物。

又,《類篇》:居牙切,音加──囚械。

注解

〔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椵〕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ǎ、jiā,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叚

〔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ǎ]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柚子一类,果实大如盂,皮很厚,可以吃。 [jiā] ⑴ 古代系犬的器具。⑵ 古同“枷”,旧时套在脖子上的刑具。

椵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椵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椵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古雅切頁碼182頁,第5

椵木。可作牀几。从木叚聲。讀若賈。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格雅反頁碼451頁,第1行,第1

椵木,可作伏几。從木叚聲。讀若賈。

鍇注臣鍇按:椵亦楸梓之屬,古謂坐榻,亦爲几,故言伏几。伏几即人手所凭者也,伏膺之几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古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973頁,第1許惟賢429頁,第4

椵椵木。可作牀几。

段注牀鍇本作伏。疑誤。《釋木》曰:櫠椵。《本艸》陶隱居說人參曰:高麗人作人參讃曰:三椏五葉。背陽向陰。欲來求我。椵樹相尋。椵樹,葉似桐。甚大。陰廣。《圖經》亦言人參春生苗。多於深山背陰。近椵漆下潤溼處。是則椵爲大木。故材可牀几。郭云子大如盂者。未知是不也。

從木。叚聲。讀若賈。

段注古雅切。五部。

椵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59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461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360頁
4說文校箋第227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224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785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376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01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50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41頁,第21字
11標注說文第226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180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5796頁【補遺】第16857頁
14通訓定聲第1789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71頁【崇文】第1881頁
16說文句讀第712頁
17古字詁林第五冊,第776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563頁,第1字

椵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pompelmous; canque

椵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椵(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椵(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椵(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椵(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椵(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