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zhēn ㄓㄣ qín ㄑㄧㄣˊ

氵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6EB1
汉语字典

氵部

13画

10画

左右结构

zhen qin

zhēn qín

形声字

IDWT

EQKD

VCMF

35194

3308

6858

6EB1

[4411113431234] 点、点、提、横、横、横、撇、捺、撇、横、竖、撇、点

溱字概述

折叠展开

〔溱〕字拼音是zhēn,qín 部首是氵, 总笔画是13画。

〔溱〕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水。

〔溱〕字仓颉码是EQKD 五笔是IDWT 四角号码是35194 郑码是VCMF 中文电码是3308 区位码是6858

〔溱〕字的UNICODE是6EB1。 十进制为28337,UTF-32:00006eb1,UTF-8:E6 BA B1。

〔溱〕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溱〕字的异体字是

溱的笔顺

折叠展开

溱的意思

折叠展开

1zhēnㄓㄣ

基本解释

古水名,在今中国河南省。

〔~~〕a.众多,繁盛,如“百谷~~,庶卉蕃芜”;b.出汗的样子,如“汗出~~”;c.舒展的样子,如“物出~~”。

古同“”,至,到。

详细解释

1.古水名Zhen River

2.源自湖南省临武县南,北流会武溪水,遂通称武水,下流合连江为北江,又合桂水(西江)为珠江,入海。

溱水,出 桂阳临武入 汇。从水,秦声。 —— 《说文》

3.源出河南省密县东北,东南流会洧水为双洎河,东流入贾鲁河。

溱与 洧,方涣涣兮。 —— 《诗·郑风·溱洧》

4.另见 qín。

2qínㄑㄧㄣˊ

基本解释

〔~潼〕地名,在中国江苏省泰县。

详细解释

1.——地名用字。如:溱潼( Qíntóng)(镇名,在江苏)

2.另见 zhēn。

zhēnㄓㄣ

详细解释

参见“溱水”、“溱溱”等条。

1zhēnㄓㄣ

详细解释

1.用于地名。溱水,水名:

2.(1)发源于河南密县,与洧水会流后注入贾鲁河。

3.(2)发源于河南桐柏,流至汝南县注入汝水。

4.(3)发源于湖南临武,流入广东。

5.姓。

2qínㄑㄧㄣˊ

详细解释

用于地名。溱潼,镇名,在江苏姜堰。

溱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27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640頁,第33

標點整理本: 第588頁,第27

唐韻》、《正韻》:側詵切;《集韻》、《韻會》:緇詵切,𡘋音臻──水名。
說文》:水,出桂陽臨武,入淮。

又,水名,在河南,春秋時屬鄭。
詩・鄭風》:溱與洧方渙渙兮。

又,水名,出汝南。
水經注》:溱水,出浮石嶺北靑衣山。

又,溱溱,衆也。
詩・小雅》:室家溱溱。

又,班固〈靈台〉詩:百穀溱溱。〔註〕溱溱,盛貌。

又,舒也。揚子《𤣥》:陽引而進,物出溱溱。

又,至也,與臻同。
前漢・王褒傳》:萬祥畢溱。

又,通蓁。
詩・周南》其葉蓁蓁,《齊詩》作其葉溱溱。見《詩攷》。

又,州名。
廣輿記》:河南汝寧府,漢曰汝南,後周曰溱州。

注解

〔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溱〕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ēn、qí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秦,五行属

〔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ēn] ⑴ 古水名,在今中国河南省。⑵ 〔~~〕a.众多,繁盛,如“百谷~~,庶卉蕃芜”;b.出汗的样子,如“汗出~~”;c.舒展的样子,如“物出~~”。⑶ 古同“臻”,至,到。 [qín] ⑴ 〔~潼〕地名,在中国江苏省泰县。

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溱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側詵切頁碼362頁,第7

溱水。出桂陽臨武,入匯。从水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氊莘反頁碼888頁,第2行,第1

溱水,出桂陽臨武,入匯。從水秦聲。

鍇注臣鍇按:《漢書》:「桂陽臨武縣溱水,東南至湞陽入匯。行七百里。」今人以此字爲潧洧之潧。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側詵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113頁,第1許惟賢923頁,第1

溱溱水。出桂陽臨武。入洭。

段注洭各本作匯。今正。桂陽郡臨武,二志同。今湖南桂陽州臨武縣縣東五十里臨武故城是也。《前志》臨武下曰:秦水東南至湞陽入洭。行七百里。《水經》曰:溱水,出桂陽臨武縣南。繞城西北屈,東流。東至曲江縣安聶邑。東屈。西南流。過湞陽縣。出洭浦關與桂水合。東入於海。志之秦水,卽溱水也。經之出洭浦關與桂水合,桂水卽洭水。許云洭水出洭浦關爲桂水是也。班,許皆云溱入洭。酈注則云洭入溱。酈葢本《山海經》。經曰:肄水出臨武(武作晉,誤)西南。而東南注海。入番禺西。湟水出桂陽西《北山》。東南注肄水。入郭浦西。酈曰肄水,葢溱水之別名也。今人謂湞水出南雄保昌縣西南。經始興縣,曲江縣,英德縣,而翁江洭水入之。此正《漢志》、《水經》、《說文》之溱水。乃誤謂之湞耳。溱水從東北來。洭水自西右注之。湞水自東左注之。湞水者,今之翁江也。班,許皆洭爲綱。溱入洭。洭入鬱。注海。許云湞入溱。班及《水經》不言湞者,水差小也。《方輿紀要》曰:舊志云溱水出湖廣臨武縣西南。經曲江縣。西北流。合武水。經英德縣畍。正古之溱水。《水經注》及《元和郡縣志》又謂之始興大江。

从水。秦聲。

段注側詵切。十一部。按《經典》鄭國溱洧字皆如此作。《鄭風》溱與人韵。則不當作潧也。《地理志》鄭水作溱。粤水作秦。又《方輿紀要》載舊志云:溱與尋同音。故《水經注》觀峽,亦名秦峽也。據此可證溱水讀如秦國。《前志》秦爲古字。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廣西水。漆[洧]字實作潧。

溱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15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909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689頁
4說文校箋第467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431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56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657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30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29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84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452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375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705頁【補遺】第17620頁
14通訓定聲第332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937頁【崇文】第3745頁
16說文句讀第1512頁
17章授筆記第445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8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007頁,第5字

溱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iver in Henan
  2. (nom d'une rivière)​

溱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溱(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溱(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溱(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溱(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溱(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溱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