蔤
笔顺 反馈

复制

ㄇㄧˋ

艹部 共14画 上下结构 U+8524
汉语字典

艹部

14画

11画

上下结构

mi

APNM

TJPU

EWML

44772

8524

[12244545434252] 横、竖、竖、点、点、横撇/横钩、点、斜钩、点、撇、点、竖、竖折/竖弯、竖

蔤字概述

折叠展开

〔蔤〕字拼音是mì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14画。

〔蔤〕字是上下结构

〔蔤〕字仓颉码是TJPU 五笔是APNM 四角号码是44772 郑码是EWML

〔蔤〕字的UNICODE是8524。 十进制为34084,UTF-32:00008524,UTF-8:E8 94 A4。

〔蔤〕字的异体字是

蔤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ㄇㄧˋ

基本解释

藕。

详细解释

荷的地下茎。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茄蔤倒植,吐被芙蕖。”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三•果部•莲藕》:“以莲子种者生迟,藕芽种者最易发。其芽穿泥成白蒻,即蔤也。”

ㄇㄧˋ

详细解释

1.〈书〉荷的地下茎。

2.台⃝姓。

ㄇㄧˋ

蔤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22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055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1024頁,第20

唐韻》:美畢切;《集韻》:莫筆切,𡘋音密──荷本也。
爾雅・釋草》:荷,芙蕖,其本蔤。〔註〕莖下白蒻,在泥中者。何晏〈景福殿賦〉:茄蔤倒植。

又,《集韻》:覓筆切,音蜜──義同。或作藌𦰷

注解

〔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蔤〕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密

〔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ì] ⑴ 藕。

蔤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蔤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蔤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美必切頁碼22頁,第29

蔤芙蕖本。从艸密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羙弼反頁碼85頁,第4行,第1

蔤夫渠本。從艸密聲。

鍇注臣鍇謂藕節上初生莖時,萌牙殻也在泥中者。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美必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35頁,第2許惟賢58頁,第8

蔤扶渠本。

段注《釋艸》。其本蔤。郭云:莖下白蒻在泥中者。按蔤之言入水深密也。蒲本亦偁蔤。《周書》𤊾席。今作蔑席。纖蒻席也。《檀弓》。子蒲卒。哭者呼滅。注曰:滅葢子蒲名。哭呼名。故子臯非之。𦴔滅皆蔤之叚借也。名蔤。故字蒲。

从艸。密聲。

段注美必切。十二部。

蔤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2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69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70頁
4說文校箋第30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25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89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68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1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7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7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29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25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653頁【補遺】第16227頁
14通訓定聲第255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76頁【崇文】第301頁
16說文句讀第87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52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75頁,第13字

蔤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蔤(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蔤(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蔤(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蔤(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蔤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