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qiāng ㄑㄧㄤ

足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8E61
汉语字典

足部

18画

11画

左右结构

qiang

qiāng

KHNF 86 、 KHUF 98

RMVMI

JIRD

67142

8E61

[251212152133544124] 竖、横折、横、竖、横、竖、提、竖折/竖弯、竖、横、撇、撇、横撇/横钩、点、点、横、竖钩、点

蹡字概述

折叠展开

〔蹡〕字拼音是qiāng 部首是足, 总笔画是18画。

〔蹡〕字是左右结构

〔蹡〕字仓颉码是RMVMI 五笔是KHNF 86 、 KHUF 98 四角号码是67142 郑码是JIRD

〔蹡〕字的UNICODE是8E61。 十进制为36449,UTF-32:00008e61,UTF-8:E8 B9 A1。

〔蹡〕字的异体字是

蹡的笔顺

折叠展开

蹡的意思

折叠展开

qiāngㄑㄧㄤ

基本解释

同“”。

详细解释

动词

1.行;走 go; walk。如:蹡蹡(舞动腾跃的样子);蹡蹡济济(形容人步趋有节,多而整齐的样子)

2.另见 qiàng。

1qiāngㄑㄧㄤ

详细解释

行走。

《西游记•第二○回》:“八戒调过头来,把耳朵摆了几摆,长嘴伸了一伸,吓得那些人东倒西歪,乱蹡乱跌。”

2qiàngㄑㄧㄤˋ

详细解释

参见“踉蹡”条。

1qiāngㄑㄧㄤ

详细解释

〈书〉行走。

2qiāngㄑㄧㄤ

详细解释

参见【踉蹡】。

蹡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46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232頁,第32

標點整理本: 第1212頁,第16

廣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𡘋音鏘。
說文》作𨄚,行貌。

又,與將同。
詩・周頌》:磬筦將將。〔傳〕將將,集也。〔釋文〕《說文》作𨄚

又,《廣韻》、《集韻》、《正韻𡘋七亮切──同「蹌」,行不正貌。

注解

〔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蹡〕字拼音是qi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將

〔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iāng] ⑴ 同“跄”。

蹡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蹡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蹡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七羊切頁碼60頁,第19

𨄚

異體

𨄚行皃。从足將聲。《詩》曰:「磬管蹡蹡。」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猜常反頁碼173頁,第6行,第1

𨄚行皃。從足將聲。《詩》曰:「磬管蹡蹡。」

鍇注臣鍇按:《西京雜記》漢宣帝歌曰:「黃鵠飛兮下建章,羽肅肅兮行𨄚𨄚。」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七羊切古音第七部頁碼324頁,第1許惟賢145頁,第5

𨄚行皃。

段注《聘禮》。眾介北面蹌焉。鄭云:容皃舒揚。《曲禮》。天子穆穆。諸侯皇皇。大夫濟濟。士蹌蹌。鄭曰:皆行容止之皃也。按許𨄚爲行皃。蹌訓動也。然則禮言行容者皆𨄚爲正字,蹌爲叚借字。《廣雅》。蹡蹡,走也。

从足。將聲。

段注七羊切。十部。

詩曰:管磬𨄚𨄚

段注《周頌》文。今詩作磬筦將將。毛曰:將將,集也。

𨄚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18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174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143頁
4說文校箋第83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78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270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467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14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407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48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83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627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2714頁【補遺】第16391頁
14通訓定聲第360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74頁【崇文】第693頁
16說文句讀第237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582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224頁,第10字

蹡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limp; walking; in motion
  2. (manière de marcher)​

蹡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蹡(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蹡(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蹡(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蹡(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