飇
笔顺 反馈

复制

biāo ㄅㄧㄠ

風部 共21画 半包围结构 U+98C7
汉语字典

風部

21画

12画

半包围结构

biao

biāo

MTJD 86 、 WTJD 98

HNIKK

QIGS

73218

98C7

[353251214134413441344] 撇、横折弯钩/横斜钩、撇、竖、横折、横、竖、横、点、横、撇、点、点、横、撇、点、点、横、撇、点、点

飇字概述

折叠展开

〔飇〕字拼音是biāo 部首是風, 总笔画是21画。

〔飇〕字是半包围结构

〔飇〕字仓颉码是HNIKK 五笔是MTJD 86 、 WTJD 98 四角号码是73218 郑码是QIGS

〔飇〕字的UNICODE是98C7。 十进制为39111,UTF-32:000098c7,UTF-8:E9 A3 87。

〔飇〕字的异体字是

飇的意思

折叠展开

biāoㄅㄧㄠ

基本解释

同“”。

飇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風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87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414頁,第35

標點整理本: 第1409頁,第10

正字通》同上(同「飆」)。

注解

〔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風部

〔飇〕字拼音是biāo,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風、猋

〔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iāo] ⑴ 同“飙”。

飇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飇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飇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甫遙切頁碼449頁,第5

異體

飆扶搖風也。从風猋聲。

颮飆或从包。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甫遙切頁碼1056頁,第4行,第4

颮扶搖風也。從風猋聲。

反切………頁碼1056頁,第5行,第1

飆或從包。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甫遙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708頁,第4許惟賢1178頁,第4

颮扶搖風也。

段注司馬注《莊子》云:上行風謂之扶搖。《釋天》曰:扶搖謂之猋。郭云:暴風從下上。按《爾雅》、《月令》用古字。陸云:《字林》作飇。不言《說文》。此等舉一以包二耳。

从風。猋聲。

段注甫遙切。古音在三部。

古文飆。

段注各本作飇或从包。今正。班固《西都賦》。颮颮紛紛。李善,李賢注皆引颮古飇字。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扶搖」即「飆」之反切,古音扶重唇。

白话解释

飙,扶搖直上穹天的风(飓风)。字形采用“風”作边旁,“猋”是声旁。“颮”,“飆”字有时采用“包”作边旁。

飆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90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146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853頁
4說文校箋第597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533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976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314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638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2837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55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573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472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083頁【補遺】第17968頁
14通訓定聲第1272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1182頁【崇文】第4725頁
16說文句讀第1952頁
17章授筆記第560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11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237頁,第3字

飇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whirlwind, stormy gale

飇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飇(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