餽
笔顺 反馈

复制

kuì ㄎㄨㄟˋ

飠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993D
汉语字典

飠部

17画

9画

左右结构

kui

kuì

WYVC 86 、 WVRC 98

OIHUI

OXNJ

86713

993D

[34451154325113554] 撇、点、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

餽字概述

折叠展开

〔餽〕字拼音是kuì 部首是飠, 总笔画是17画。

〔餽〕字是左右结构

〔餽〕字仓颉码是OIHUI 五笔是WYVC 86 、 WVRC 98 四角号码是86713 郑码是OXNJ

〔餽〕字的UNICODE是993D。 十进制为39229,UTF-32:0000993d,UTF-8:E9 A4 BD。

〔餽〕字的异体字是

餽的意思

折叠展开

kuìㄎㄨㄟˋ

基本解释

同“”。

详细解释

1.古代对鬼神的祭祀称为“”。

《说文解字•食部》:“餽,吴人谓祭曰餽。”

2.姓。如春秋时晋国有餽闲伦。

赠送。

《孟子•公孙丑下》:“前日于齐,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汉•贾谊〈说积贮〉:“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餽之。”

餽赠。

kuìㄎㄨㄟˋ

详细解释

1.赠送。同“”。

餽送、餽赠。

2.〈书〉祭祀鬼神。

3.姓。

kuìㄎㄨㄟˋ

餽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食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08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424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1419頁,第20

廣韻》、《集韻》、《韻會》:求位切;《正韻》:具位切,𡘋音匱。
說文》:吳人謂祭曰餽。

又,《廣韻》同「饋」。
前漢・食貨志》:千里負擔餽饟。

又,貽也。
孟子》: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又,姓。
姓譜》:晉中行穆伯攻鼓,餽閒倫欲因其嗇夫而下之,不從。

又,《集韻》:基位切,音嬀。又,歸謂切,音貴──義𡘋同。

注解

〔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食部

〔餽〕字拼音是ku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鬼

〔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uì] ⑴ 同“馈”。

餽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餽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餽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俱位切頁碼165頁,第20

餽吳人謂祭曰餽。从𠊊从鬼,鬼亦聲。又音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矩遂反頁碼413頁,第4行,第2

餽󰊚人謂祭曰餽。從食、鬼,鬼亦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俱位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887頁,第2許惟賢393頁,第10

餽吳人謂祭曰餽。

段注《方言》。䭨餟餽也。三字皆謂祭。《戰國策》三十三。飮食餔餽。高注。吳謂祭鬼爲餽。古文通用。讀與饋同。按祭鬼者,餽之本義。不同饋也。以餽爲饋者,古文假借也。高說與楊,許同。今本高注淺人增竄。不可從。

𠊊鬼。

段注會意。

鬼亦聲。

段注俱位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祭也。與人食曰饋,與鬼食曰餽。

白话解释

馈,向他人赠送食物。字形采用“食”作边旁,采用“贵”作声。

餽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28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427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333頁
4說文校箋第211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204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725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1273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285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06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30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210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1675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5409頁【補遺】第16796頁
14通訓定聲第2432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435頁【崇文】第1737頁
16說文句讀第651頁
17章授筆記第220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37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522頁,第11字

餽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ake present of food; gift
  2. beschenken

餽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餽(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餽(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餽(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餽(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餽(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餽(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