㚖
字义 反馈

复制

gǎo ㄍㄠˇ

大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U+3696
汉语字典

大部

8画

5画

上下结构

gao

gǎo

RDU

HAK

NKGD

26804

3696

[32511134]

㚖字概述

折叠展开

〔㚖〕字拼音是gǎo 部首是大, 总笔画是8画。

〔㚖〕字是上下结构

〔㚖〕字仓颉码是HAK 五笔是RDU 四角号码是26804 郑码是NKGD

〔㚖〕字的UNICODE是3696。 十进制为13974,UTF-32:00003696,UTF-8:E3 9A 96。

〔㚖〕字的异体字是

㚖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拼音gǎo。大白。

详细解释

1.同“”。

2.日本俗字, 同“”。

㚖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大部

武英殿刻本: 第592頁,第18

同文書局本: 第250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186頁,第10

廣韻》、《集韻𡘋古老切,音杲──大白澤也。

又,《集韻》:施隻切,音釋──義同。

又,直格切,音宅。
說文》:光潤也。又,《玉篇》:古文澤字。註詳水部十四畫。

一作奧,又作

注解

〔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大部

〔㚖〕字拼音是gǎ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白、大

㚖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㚖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㚖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下反切古老切頁碼347頁,第9

㚖大白、澤也。从亣从白。古文以爲澤字。

附注王筠句讀:「大白者,以形解義,此句言其色;澤也者,光潤也,此句言其光芒也。通兩句言之,衹是白而有光耳。」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反切姦皓反頁碼844頁,第7行,第1

㚖大白澤也。從大、白。古文以爲澤字。

鍇注臣鍇曰:「澤,和潤也。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下反切古老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993頁,第3許惟賢871頁,第3

㚖大白也。

段注各本白下有澤字。其誤不知始於何時。獸名白澤。故非《經典》卽有此物。孰別其大小乎。全書之例。於形得義之字不可勝計。㚖以白大會意。則訓之曰大白也。猶下文大在一上則爲立耳。淺人𡚶增。《玉篇》、《廣韵》仍之。說石𡔷文者又引爲證。古來郢書燕說類多如此。

从大白。

段注不入《白部》者,重大也。古老切。二部。凡皢皎皦皛皋縞晧杲訓白之字皆同音部。但㚖字《廣韵》又昌石切。《集韵》又昌石、施隻二切。皆訓白澤。未詳其由。

古文㠯爲澤字。

段注此說古文叚借也。叚借多取諸同音。亦有不必同音者。如用㚖爲澤,用丂爲亏,用屮爲艸之類。又按澤當作皐。古澤睪皐三字相亂。皋者,气㚖白之進也。皋㚖義相近,音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大白澤也。段改去澤字,大謬。

孫氏以鐘鼎之□為皋、㚖,則㚖為篆文,□為古文。

大白澤也,段老先生删去澤字,謬甚。

㚖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84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864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658頁
4說文校箋第444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412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48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53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05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188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71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429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356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209頁【補遺】第17557頁
14通訓定聲第112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83頁【崇文】第3529頁
16說文句讀第1430頁
17說文新證第779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424頁,第3字
19古字詁林第八冊,第896頁,第3字
20古字釋要第972頁,第9字

㚖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id of truth) to come out to the open; to be known by all, (ancient form 澤) glossy; shining

㚖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㚖(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㚖(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㚖(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㚖(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