㝛
字义 反馈

复制

ㄙㄨˋ

宀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375B
汉语字典

宀部

11画

8画

上下结构

su

PWGW

JOMW

WDJO

30264

375B

[44532125341]

宿

㝛字概述

折叠展开

〔㝛〕字拼音是sù 部首是宀, 总笔画是11画。

〔㝛〕字是上下结构

〔㝛〕字仓颉码是JOMW 五笔是PWGW 四角号码是30264 郑码是WDJO

〔㝛〕字的UNICODE是375B。 十进制为14171,UTF-32:0000375b,UTF-8:E3 9D 9B。

〔㝛〕字的异体字是 宿

㝛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同“宿”。

㝛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宀部

武英殿刻本: 第679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287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225頁,第11

玉篇》:古文宿字。註見上。
〇〔按〕《說文》宿本作㝛,从宀,𠈇聲。則㝛乃宿本字,今依《玉篇》列古文。

注解

〔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㝛〕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𠈇

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㝛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息逐切頁碼241頁,第17

異體宿

㝛止也。从宀𠈇聲。𠈇,古文夙。

附注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卜辭从人在旁,或人在上,皆示止意。」或從宀,表示止於屋下。容庚《金文編》:「許書从𠀬、㐁,乃由傳寫之訛。」按:㐁,甲骨文作,是簟席的初文,從宀從人從㐁(簟),表示居宿,隸變作宿。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息逐切頁碼616頁,第5行,第2

㝛止也。從宀𠈇聲。𠈇,古文夙。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息逐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360頁,第1許惟賢596頁,第1

㝛止也。

段注凡止曰宿。夜止,其一耑也。《毛傳》。一宿曰宿。再宿曰信。卽《左傳》之凡師一宿曰舍,再宿曰信,過信曰次也。止之義引伸之則爲素。如《史記》云宿將,宿學是也。先期亦曰宿。《周禮》世婦掌女宫之宿戒,《祭統》宫宰宿夫人,《禮經》宿尸皆謂先期戒飭。鄭云:宿讀爲肅。

从宀。𠈇聲。𠈇,古文夙。

段注息逐切。三部。按去聲息救切。此南北音不同。非有《異義》也。星宿,宿畱非不可讀入聲。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先期曰宿。宿將等皆夙=𡖊之假字。

止也。宿將、宿學(先期曰宿)皆=夙。夙,早也,即前輩也,星宿係由止義引申。因有定躔故也。

止也。《 史記》宿將,宿學(前輩先生)字係假自𡖊字。

白话解释

宿,停下住歇。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夙”字。

字形解说

甲骨文二例,前例作,由「人」、「㐁」二字構成。從人、從㐁。示人在席上休息之義。㐁,像竹席之形;後例加「宀」,示人在屋中休息。金文承自甲骨文第二例。戰國文字二例,前例從二人、從㐁;後例承自甲骨文第二例,從宀、?聲。所從席形訛變,已失原形。篆文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隸書承自戰國文字,所從席變作「百」,已失原形。楷書沿之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加宀者,屬於形聲兼會意。

宿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72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602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462頁
4說文校箋第302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290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046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783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744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153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86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297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245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7464頁【補遺】第17121頁
14通訓定聲第114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634頁【崇文】第2533頁
16說文句讀第977頁
17說文新證第597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311頁,第4字
19古字詁林第六冊,第827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711頁,第3字

㝛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ncient form of 宿) ahalting place; to lodge for the night, to keep over night, to cherish, asleep and per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