㝢
字义 反馈

复制

ㄩˇ

宀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3762
汉语字典

宀部

12画

9画

上下结构

yu

PTKY

JHLB

WDIL

30227

3762

[445325125214]

㝢字概述

折叠展开

〔㝢〕字拼音是yǔ 部首是宀, 总笔画是12画。

〔㝢〕字是上下结构

〔㝢〕字仓颉码是JHLB 五笔是PTKY 四角号码是30227 郑码是WDIL

〔㝢〕字的UNICODE是3762。 十进制为14178,UTF-32:00003762,UTF-8:E3 9D A2。

〔㝢〕字的异体字是

㝢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同“”。

㝢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宀部

武英殿刻本: 第683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289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227頁,第6

籀文宇字。

注解

〔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㝢〕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禹

㝢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㝢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㝢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王榘切頁碼240頁,第7

𡧈

異體𡧈、宇

𡧈屋邊也。从宀亏聲。《易》曰:「上棟下宇。」

㝢籒文宇从禹。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于矩反頁碼613頁,第1行,第1

㝢屋邊。從宀于聲。《易》曰:「上棟下宇。」

鍇注臣鍇按:《春秋傳》曰:「況衞在君之宇下,是爲邊垂也。」

反切………頁碼613頁,第2行,第1

籒文從禹。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王榘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351頁,第2許惟賢592頁,第1

㝢屋邊也。

段注《豳風》。八月在宇。陸德明曰:屋四垂爲宇。引《韓詩》宇,屋𩅸也。高誘注《淮南》曰:宇,屋檐也。引伸之凡邊謂之宇。如《輪人》爲葢上欲尊而宇欲卑,《左傳》云在君之宇下,又云失其守宇皆是也。宇者,言其邊。故引伸之義又爲大。《文子》及《三蒼》云:上下四方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上下四方者,大之所際也。《莊子》云: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有實而無乎處,謂四方上下實有所際。而所際之處不可得到。

从宀。亏聲。

段注王榘切。五部。

易曰:上棟下宇。

段注𣪠辭傳》文。虞翻曰:宇謂屋邊也。

籒文宇。从禹。

段注禹聲也。大徐本篆體从冖。非。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屋邊。引申為四方上下(皆有邊)為宇。

屋邊也,引申謂四方上下為宇(皆有邊也)。

本屋邊,引申為凡邊(上下四方皆有邊)。

白话解释

宇,屋檐。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于”作声旁。《易经》上说,“上有栋梁下有屋檐。”,这是籀文写法的“宇”字。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由「宀」、「于」二字構成。從宀,示其為房屋的結構。從于,聲符,注明音讀。金文以下迄乎楷書,並承之而定體。篆文異體或從宀、禹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宇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69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598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460頁
4說文校箋第299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287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038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77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72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526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85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295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243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417頁【補遺】第17110頁
14通訓定聲第1678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630頁【崇文】第2517頁
16說文句讀第971頁
17章授筆記第307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773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704頁,第7字

㝢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me as 宇) a house; a roof, look; appearance, space

㝢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㝢(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㝢(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㝢(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㝢(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㝢(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㝢(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㝢(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㝢(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