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义 反馈

复制 字帖

ㄧˇ

丨部 共5画 独体字 U+382F
汉语字典

丨部

5画

独体字

yi

NHND 86 、 NHNG 98

SLR RLR

IXX

77777

382F

[25151]

㠯字概述

折叠展开

〔㠯〕字拼音是yǐ 部首是丨, 总笔画是5画。

〔㠯〕字是独体字

〔㠯〕字仓颉码是SLR RLR 五笔是NHND 86 、 NHNG 98 四角号码是77777 郑码是IXX

〔㠯〕字的UNICODE是382F。 十进制为14383,UTF-32:0000382f,UTF-8:E3 A0 AF。

〔㠯〕字的异体字是

㠯的笔顺

折叠展开

㠯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ㄧˇ

基本解释

同“”。《玉篇•巳部》:“㠯,今作以。”《正字通•己部》:“㠯,以本字。”漢曹操《鵬雞賦序》:“今人㠯鶡為冠,象此也。”

㠯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己部

武英殿刻本: 第777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327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268頁,第22

廣韻》:古文以字。註詳人部三畫。

注解

〔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己部

〔㠯〕字拼音是,独体字。

〔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ǐ] ⑴ 同“以”。《玉篇•巳部》:“㠯,今作以。”《正字通•己部》:“㠯,以本字。”漢曹操《鵬雞賦序》:“今人㠯鶡為冠,象此也。”

㠯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㠯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㠯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ccording to; to use; with, for

㠯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㠯(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㠯(甲骨文·商·圆体类子卜辞) 甲骨文 圆体类子卜辞

㠯(甲骨文·商·花东子卜辞)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㠯(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㠯(甲骨文·商·何组) 甲骨文 何组

㠯(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㠯(甲骨文·商·黄组) 甲骨文 黄组

㠯(甲骨文·商·组类不明) 甲骨文 组类不明

㠯(金文·商·商) 金文

㠯(金文·商·商或西周早期) 金文 商或西周早期

㠯(甲骨文·西周·西周)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㠯(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㠯(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㠯(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㠯(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㠯(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㠯(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㠯(玉书·春秋·侯马盟书)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㠯(篆书·春秋·石鼓文)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㠯(金文·战国·战国中期) 战国 金文 战国中期

㠯(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㠯(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㠯(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㠯(简·楚〔战国〕·望山) 楚〔战国〕 望山

㠯(简·楚〔战国〕·子弹库) 楚〔战国〕 子弹库

㠯(简·楚〔战国〕·曾侯乙墓) 楚〔战国〕 曾侯乙墓

㠯(简·楚〔战国〕·夕阳坡) 楚〔战国〕 夕阳坡

㠯(简·楚〔战国〕·秦家嘴) 楚〔战国〕 秦家嘴

㠯(简·楚〔战国〕·范家坡) 楚〔战国〕 范家坡

㠯(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㠯(简·楚〔战国〕·天星观) 楚〔战国〕 天星观

㠯(简·楚〔战国〕·信阳) 楚〔战国〕 信阳

㠯(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㠯(简·楚〔战国〕·九店) 楚〔战国〕 九店

㠯(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㠯(简·秦·青川木牍) 青川木牍

㠯(简·秦·放马滩) 放马滩

㠯(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㠯(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㠯(简·秦·龙岗) 龙岗

㠯(简·秦·关沮) 关沮

㠯(简·秦·里耶) 里耶

㠯(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㠯(传抄·魏·春秋僖公石经) 传抄 春秋僖公石经

㠯(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㠯(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㠯(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㠯(传抄·宋·隶释 隶续) 传抄 隶释 隶续

㠯(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㠯(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㠯(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㠯(传抄·宋·三体阴符经) 传抄 三体阴符经

㠯(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㠯(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㠯(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㠯(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