㯳
字义 反馈

复制

qíng ㄑㄧㄥˊ

木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3BF3
汉语字典

木部

17画

13画

左右结构

qing

qíng

SAQT

DTRK

FEJM

48940

3BF3

[1234122352513134]

㯳字概述

折叠展开

〔㯳〕字拼音是qíng 部首是木, 总笔画是17画。

〔㯳〕字是左右结构

〔㯳〕字仓颉码是DTRK 五笔是SAQT 四角号码是48940 郑码是FEJM

〔㯳〕字的UNICODE是3BF3。 十进制为15347,UTF-32:00003bf3,UTF-8:E3 AF B3。

〔㯳〕字的异体字是

㯳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同“”。

㯳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27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557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504頁,第2

同「檠」。
前漢・蘇武傳》「能㯳弓弩」作㯳。

注解

〔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㯳〕字拼音是qí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敬

㯳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㯳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㯳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巨京切頁碼191頁,第15

異體

㯳㮄也。从木敬聲。

附注《廣韻・梗韻》:「㯳,亦作檠。」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虔迎反頁碼485頁,第4行,第1

㯳榜也。從木敬聲。

鍇注臣鍇按:《禮》曰:「操弓不反㯳。」《韓詩外傳》曰:「道可以爲人之輔檠」是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巨京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1054頁,第2許惟賢464頁,第5

㯳㮄也。

段注《秦風》。竹閉緄縢。毛曰:閉紲,緄繩,縢約也。《小雅・角弓》傳曰:不善紲檠巧用則翩然而反。《旣夕》記說明器之弓有柲。注云:柲,弓檠也。弛則縛之於弓裏。僃損傷也。以竹爲之。引詩竹柲緄縢。《考工記・弓人》注云:紲,弓䪐。弓有䪐者,爲發弦時僃頓傷。引詩竹䪐緄縢。合此言之。禮謂之柲。詩謂之閉。《周禮》注謂之䪐。禮古文作枈。四字一也。皆所謂㯳也。紲者繫㯳於弓之偁。緄則繫之之繩。謂之㯳者,正之也。謂之㮄者,以竹木異體從㫄傅合之之言。凡言㮄笞,㮄箠者,取義於縲紲。凡後世言標㮄者,取義於表見在外也。

從木。敬聲。

段注巨京切。十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燈㯳,只可作擎。

燈㯳不知何字之借,亦不知為何字之引申。

榜也。燈檠字只可作俗擎字。

檠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77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490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378頁
4說文校箋第243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236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837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474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19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236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49頁,第23字
11標注說文第242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194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136頁【補遺】第16906頁
14通訓定聲第3444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07頁【崇文】第2025頁
16說文句讀第766頁
17章授筆記第250頁,第8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93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588頁,第4字

㯳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me as 檠) a kind of tool to adjust bow; lamp holder, a tray with base

㯳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㯳(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㯳(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㯳(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㯳(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㯳(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