䅭
字义 反馈

复制

páng ㄆㄤˊ

禾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416D
汉语字典

禾部

15画

10画

左右结构

pang

páng

TUPY 86 、 TYUY 98

HDYBS

MFWS

20927

416D

[312344143454153]

䅭字概述

折叠展开

〔䅭〕字拼音是páng 部首是禾, 总笔画是15画。

〔䅭〕字是左右结构

〔䅭〕字仓颉码是HDYBS 五笔是TUPY 86 、 TYUY 98 四角号码是20927 郑码是MFWS

〔䅭〕字的UNICODE是416D。 十进制为16749,UTF-32:0000416d,UTF-8:E4 85 AD。

〔䅭〕字的异体字是

䅭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1.拼音páng。

2.[~䅣]。

3.谷名。

4.穄子, 似黍而不粘。

䅭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禾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5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857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818頁,第8

廣韻》:步光切;《集韻》:蒲光切,𡘋音旁──䅭䅣,穄也。

注解

〔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禾部

〔䅭〕字拼音是p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旁

䅭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䅭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䅭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蒲庚切頁碼230頁,第16

異體

䅭䅭䅣,穀名。从禾㫄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白良反頁碼588頁,第7行,第2

䅭䅭䅣,穀名。從禾㫄聲。

鍇注臣鍇曰:「稻亦有名,如鳴蟬之類是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薄庚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303頁,第1許惟賢570頁,第5

䅭䅭䅣。穀名。

段注《廣雅》曰:䅭䅣,穄也。按許但云穀名。不與穄篆爲伍。則與張說異。

从禾。旁聲。

段注薄庚切。古音在十部。

䅭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52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579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445頁
4說文校箋第290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279頁,第22字
6說文今釋第1006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72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65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482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78頁,第26字
11標注說文第286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2352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7209頁【補遺】第17083頁
14通訓定聲第3671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610頁【崇文】第2437頁
16說文句讀第937頁
17古字詁林第六冊,第637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688頁,第1字

䅭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variety of panicled millet, a small coarse grain resembling sorghum

䅭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䅭(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䅭(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