䓧
字义 反馈

复制

ㄘˋ ㄐㄧˊ

艹部 共14画 上下结构 U+44E7
汉语字典

艹部

14画

8画

上下结构

ci ji

ABKG

TNEM

EYXA

44104

44E7

[12252251541]

䓧字概述

折叠展开

〔䓧〕字拼音是cì,jí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14画。

〔䓧〕字是上下结构

〔䓧〕字仓颉码是TNEM 五笔是ABKG 四角号码是44104 郑码是EYXA

〔䓧〕字的UNICODE是44E7。 十进制为17639,UTF-32:000044e7,UTF-8:E4 93 A7。

〔䓧〕字的异体字是

䓧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同“𦱩”。

䓧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二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6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87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2頁,第17

唐韻》:紀力切;《集韻》、《韻會》:訖力切,𡘋音棘──敏也、疾也。
說文》: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之意也。
詩・大雅》:經始勿亟。
左傳・襄二十四年》:公孫之亟也。〔註〕急也。言鄭公孫宛射犬性急。

又,《廣韻》、《集韻𡘋去吏切,音唭──頻數也。
孟子》:亟問,亟餽鼎肉。〔又〕仲尼亟稱於水。

又,詐欺也。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曰亟。

又,與棘通。
詩・大雅》:匪棘其欲。

又,與革通。
禮・檀弓》:夫人之病革矣。

又,與極通。
荀子・賦論》:反覆甚極。〔註〕極與亟同。

注解

〔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二部

〔亟〕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í、qì,独体字,可拆字为二、勹、叹、!、丂、叹、一,五行属

〔亟〕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是“亟”( 古極字 )字的初文。中间是一个站着的人,上面一横表示“极于顶”,下面一横表示“极于踵。”金文繁化字形,与小篆的写法相似。本义是极点,尽头。

〔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í] ⑴ 急切 [qì] ⑴ 屡次

䓧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䓧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䓧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me as 亟) urgent; pre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