䵶
字义 反馈

复制

ㄑㄩˊ

黽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4D76
汉语字典

黽部

18画

5画

左右结构

qu

QKXG

PRRXU

RYJW

27617

4D76

[35251251251115151]

䵶字概述

折叠展开

〔䵶〕字拼音是qú 部首是黽, 总笔画是18画。

〔䵶〕字是左右结构

〔䵶〕字仓颉码是PRRXU 五笔是QKXG 四角号码是27617 郑码是RYJW

〔䵶〕字的UNICODE是4D76。 十进制为19830,UTF-32:00004d76,UTF-8:E4 B5 B6。

〔䵶〕字的异体字是

䵶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拼音qú。一种似蛙的动物。

详细解释

拼音gōu。[~鼊] 一种龟。

䵶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黽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51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524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1526頁,第9

唐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𡘋音衢。
說文》:𪓷屬,頭有兩角,出遼東。

又,《廣韻》、《集韻𡘋居侯切,音鉤──亦作𪓟
集韻》:𪓟鼊,水蟲名,似,皮有文。

正字通》:與玳瑁各別,卽今蟕蠵之小者。玳瑁有四鬣,無足。

注解

〔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黽部

〔䵶〕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句、黽

䵶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䵶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䵶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其俱切頁碼451頁,第10

異體𪓞𪓟

䵶𪓷屬,頭有兩角,出遼東。从𪓑句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其俱切頁碼1059頁,第1行,第2

䵶𪓷屬,頭有兩角,出遼東。從黽句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其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2716頁,第3許惟賢1181頁,第9

䵶𪓷屬。頭有㒳角。

段注以頭有二角別於𪓷也。葢亦可食。

出遼東。从黽。句聲。

段注其俱切。古音在四部。讀如鉤。篇,韵皆作𪓞。按《吳都賦》有𪓟鼊。劉注。龜屬也。如瑇瑁。此與單名𪓞者各物。

䵶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93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149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856頁
4說文校箋第599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535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982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32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656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845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56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575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4736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3118頁【補遺】第17972頁
14通訓定聲第1404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186頁【崇文】第4741頁
16說文句讀第1958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第144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240頁,第6字

䵶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kind of frog; a kind of sea turtle; with two horns; and pattern on the tortoise s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