刋
笔顺 反馈

复制

qiàn ㄑㄧㄢˋ

刂部 共5画 左右结构 U+520B
汉语字典

刂部

5画

3画

左右结构

qian

qiàn

TDJH

HJLN

MGKD

22400

520B

[31322] 撇、横、撇、竖、竖钩

刋字概述

折叠展开

〔刋〕字拼音是qiàn 部首是刂, 总笔画是5画。

〔刋〕字是左右结构

〔刋〕字仓颉码是HJLN 五笔是TDJH 四角号码是22400 郑码是MGKD

〔刋〕字的UNICODE是520B。 十进制为21003,UTF-32:0000520b,UTF-8:E5 88 8B。

刋的意思

折叠展开

qiànㄑㄧㄢˋ

基本解释

切。

刋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6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36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64頁,第11

玉篇》:七見切──切也。
韻會》:刊从干戈之干,刋从千,與刊異。

注解

〔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刋〕字拼音是qi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千、刂

〔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iàn] ⑴ 切。

刋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刋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刋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苦寒切頁碼135頁,第25

刊剟也。从刀干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刻千反頁碼350頁,第3行,第2

刊剟也。從刀干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苦寒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718頁,第1許惟賢319頁,第8

刊剟也。

段注柞氏。夏日至。令刊陽木而火之。注。刊謂斫去次地之皮也。按凡有所削去謂之刊。故刻石謂之刊石。此與《木部》栞音同義異。唐衞包乃改栞爲刊。誤認爲一字也。

从刀。干聲。

段注苦寒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剟也,削去也。

剟也(删也)。刊刻當作栞。

刊刻乃栞之借。刊,削去也。

削去也。(「西伯既戡黎」,戡恐即刊字之假?)。刊書正當用栞。

白话解释

刊,削,刮。字形采用“刀”作边旁,“干”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和篆文「刊」字都是從刀、干聲。《說文‧刀部》:「刊,剟也。从刀、干聲。」又寫作「栞」,從木、幵聲,指砍削樹木。隸書「刊」、「栞」兩形並存。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標準字寫作「刊」,不寫作「刋」。

刊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69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360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279頁
4說文校箋第179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169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606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06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48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85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08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176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138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655頁【補遺】第16693頁
14通訓定聲第291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361頁【崇文】第1441頁
16說文句讀第532頁
17章授筆記第186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560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45頁,第3字

刋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publication, periodical; publish

刋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刋(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刋(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刋(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刋(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刋(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刋(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刋(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刋(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