剬
笔顺 反馈

复制

zhì ㄓˋ duān ㄉㄨㄢ

刂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526C
汉语字典

刂部

11画

9画

左右结构

zhi duan

zhì duān

MDMJ

UBLN

LLGK

22200

526C

[25213252222] 竖、竖折/竖弯、竖、横、撇、竖、横折钩、竖、竖、竖、竖钩

剬字概述

折叠展开

〔剬〕字拼音是zhì,duān 部首是刂, 总笔画是11画。

〔剬〕字是左右结构

〔剬〕字仓颉码是UBLN 五笔是MDMJ 四角号码是22200 郑码是LLGK

〔剬〕字的UNICODE是526C。 十进制为21100,UTF-32:0000526c,UTF-8:E5 89 AC。

〔剬〕字的异体字是

剬的意思

折叠展开

1zhìㄓˋ

基本解释

同“”。制作。《史記•五帝本紀》:“(顓頊)依鬼神以剬義。”

同“”。裁制。《韓非子•詭使》:“賞利一從上出,所以擅剬下也。”

2duānㄉㄨㄢ

基本解释

断齐;切断。《廣雅•釋詁一》:“剬,斷也。”

3tuánㄊㄨㄢˊ

基本解释

同“”。细割。《廣韻•獮韻》:“剸,細割。剬,上同。”

剬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9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42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70頁,第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多官切,音端。
說文》:斷齊也。从刀,耑聲。
廣韻》同「剸」,細割也。
增韻》:整敕貌。揚子《法言》:魯仲連㑥而不剬,藺相如剬而不㑥。〔註〕㑥,古蕩字。剬,古剸字。

又,裁制也。
史記・顓頊紀》:依鬼神以剬義。〔註〕剬有制義。
淮南子・主術訓》:人君揄策廟堂,剬有司。

又,《唐韻》:旨兗切;《集韻》:主兗切,𡘋音膞──義同。

注解

〔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剬〕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ì、du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耑、刂

〔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ì] ⑴ 同“制”。制作。《史記•五帝本紀》:“(顓頊)依鬼神以剬義。”⑵ 同“制”。裁制。《韓非子•詭使》:“賞利一從上出,所以擅剬下也。” [duān] ⑴ 断齐;切断。《廣雅•釋詁一》:“剬,斷也。” [tuán] ⑴ 同“剸”。细割。《廣韻•獮韻》:“剸,細割。剬,上同。”

剬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剬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剬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旨兖切頁碼135頁,第9

剬斷齊也。从刀耑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顛懽反頁碼349頁,第3行,第1

剬斷齊也。從刀耑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旨兖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713頁,第6許惟賢317頁,第12

剬𣃔齊也。

段注齊字衍。

从刀。耑聲。

段注旨兖切。十四部。按《首部》𩠹𣃔首也。亦𢧵也。剸上同。考鍇本無剸上同之文。而玄應書云:剬,《聲類》作剸。《說文》。剬,𣃔首也。亦𢧵也。然則許書《首部》有剬無剸。《刀部》無剬。後人以《聲類》之剸。改《首部》之剬。又移剬入《刀部》。二徐本皆作古也。此篆宜刪。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剁。

元寒轉入歌,故又作剁。

俗作剁(寒歌對轉之故)。

剬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68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359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278頁
4說文校箋第178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168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60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06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46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81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07頁,第18字
11標注說文第175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137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639頁【補遺】第16693頁
14通訓定聲第2938頁,第6字
15說文義證第360頁【崇文】第1437頁
16說文句讀第529頁
17章授筆記第185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547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44頁,第1字

剬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剬(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剬(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剬(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剬(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剬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