咷
笔顺 反馈

复制

táo ㄊㄠˊ

口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54B7
汉语字典

口部

9画

6画

左右结构

tao

táo

形声字

KIQN 86 、 KQIY 98

RLMO

JVRD

62013

54B7

[251341534] 竖、横折、横、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咷字概述

折叠展开

〔咷〕字拼音是táo 部首是口, 总笔画是9画。

〔咷〕字是左右结构

〔咷〕字仓颉码是RLMO 五笔是KIQN 86 、 KQIY 98 四角号码是62013 郑码是JVRD

〔咷〕字的UNICODE是54B7。 十进制为21687,UTF-32:000054b7,UTF-8:E5 92 B7。

咷的意思

折叠展开

táoㄊㄠˊ

基本解释

同“”。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口,兆声。本义:小儿啼哭不停。

2.同本义weep continuously

咷,楚谓儿泣不止曰嗷咷。 —— 《说文》

3.放声痛哭cry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咷笑(先号咷而后笑。后指悲欢);咷咷(哭号)

táoㄊㄠˊ

详细解释

参见“号咷”、“嚎咷”等条。

táoㄊㄠˊ

详细解释

1.参见【号咷】。

2.参见【嚎咷】。

咷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34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87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115頁,第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徒刀切,音濤。
說文》:楚謂兒泣不止曰噭咷。又,《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

又,《集韻》:他弔切,音糶──義同。

又,亭歷切,音狄。
前漢・韓延壽傳》:歌者先居射室,望見延壽車,噭咷楚歌。〔註〕咷音滌濯之滌。

注解

〔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咷〕字拼音是tá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兆

〔咷〕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兆声。本义是小儿啼哭不停。

〔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áo] ⑴ 同“啕”。

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咷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咷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徒刀切頁碼40頁,第16

咷楚謂兒泣不止曰噭咷。从口兆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特豪反頁碼123頁,第5行,第2

咷楚謂兒泣不止曰噭咷。從口兆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徒刀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16頁,第7許惟賢95頁,第12

咷楚謂兒泣不止曰噭咷。

段注《方言》。楚謂之噭咷。按噭字見上。

从口。兆聲。

段注徒刀切。二部。

咷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3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113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100頁
4說文校箋第52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45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58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96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73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43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0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51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40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094頁【補遺】第16296頁
14通訓定聲第130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0頁【崇文】第477頁
16說文句讀第152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9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124頁,第4字

咷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owl, cry loudly
  2. jammern, klagen

咷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咷(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咷(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咷(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咷(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咷(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咷(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咷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